以前,自认为自己还是有比较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可前段时间里,忽然觉得一筹莫展,心情莫名地郁闷,可又不忍打扰生活和工作都比较忙碌的几位闺中密友,于是向一位稍年长的朋友兼同事聊起自己的心事,以期能帮助自己调整一下心绪。
朋友说推荐我看一本书他最近在看的书,日本知名作家渡边淳一的新作《钝感力》,他说,要过得简单点、快乐点,不妨迟钝些吧。
看了一遍之后,书中那些看似简单却又内涵深刻的道理,仿佛并没有对我起到什么作用,那种郁闷和烦躁的情绪,仍在影响着我。那不是我要的我,不是我喜欢的我,也不是我愿意成为的我呀!
回想着书中的一些话语,我再次捧起它,想要细细地品、静静地悟。
作者在序中这样写道:
“在人际关系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钝感力。……钝感力不仅限于精神方面,在身体方面也同样如是,……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一个人谨小慎微、凡事看得过重的自寻烦恼的时代,应该宣告终结了。”

渡边淳一

钝感力!原来我正缺乏,所以才让自己生活和工作得那么疲累,就像是一张时时拉紧的弓,任何细微的颤动都可能让我射出锋利的箭,不仅伤害自己,也总是会伤害到他人。
我们每个人都像是一棵树,充足的阳光、适宜的雨水都是我们成长不可或缺的因素,而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不只有我们所需要的,还有我们不愿意接受的比如狂风暴雨、旱涝虫害等等。如果,我们不能保持自己对环境对事物的“钝感力”,那别说是要成长为参天的大树,只怕是未成“才”便成“材”了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