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K,确实不算是熟悉,之前仅有过一面之缘。
两年前的五一长假,应一位好友之邀,我去岳阳游玩。当时好友和我是同一间公司的同事,但同时他私下在做兼职,是一家美国的保健品公司。K,是那位好友的上上上司。
到达岳阳的当晚,好友为尽地主之谊,陪我去南湖广场赏夜景,K也同行。
至今,我能回想起的,是当晚南湖广场那习习的晚风和美丽的灯火,还有K的健谈,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短短几个小时的交谈,原本我并没有意识到会成为我记忆里深刻的一页,虽然在一些节日里,我总能收到K热情洋溢的祝福短信,甚至在周末也会收到他真诚的问候。直到前两天,K从广东出差经过株洲,约我一聚。
见面,约在了一家茶餐厅。虽然仅是一面之缘且两年间没见过面,我们却像多年的老友相见一样,没有丝毫陌生和拘紧,握手之后坐定,K注意到我的长发,但第一句话他说:“还是短发,比较适合你独特的气质。”我浅浅一笑算是认同。
我们的话题自然是从两年前的见面聊起,K告诉我,其实那晚对于他来说纯属工作,因为好友有意邀我加盟那家公司,为增加说服我的胜算才请他出面的,而我在全然不知他们心意的情况下,与他们相聊甚欢,那晚也最终成为了朋友间的一次愉快交谈,与工作无关。
两年后的再次见面,K一如他两年间的无数条短信的表达,毫不吝啬于对我的赞美,虽然我一度认为这只是他们的工作形成的一种与人相处的习惯,但我却仍感受用,因为他很真诚,况且他至今都没提出邀我加盟的任何意思,甚至赞同我自己现在的工作规划,我想这也是我答应一见的主要理由吧。
短短的两个多小时,我们一边用餐一边交谈,K说起了一些他现在的工作状况,现在他负责的业务遍布20多个省份,下属的营销人员已有几千人,他的爱人和孩子都在岳阳,但他却经常出差在国内到处跑,即使回到省内也经常需要在长沙的工作室。他说,由于工作的缘故已经影响到了健康,俗话说:年轻的时候用命换钱,年老时用钱换命,现在算是真正理解到了。
K也问起我的近况,我用一句话形容自己:心理的成长,似乎远比外貌的变化来得快。K说,两年前他就认为,我并不是个像我年轻的外貌一样内心天真幼稚的小女生,事实是两年的时间下来,我确实成长了。
就像是一位很熟悉的老朋友,K也关心起我的个人问题,也许是担心我会有所避讳,他问得很含蓄,虽然我回答得也很含蓄,但我很感激他的那份细心和贴心。
我们的交谈很轻松也很开心,聊起了很多相同的兴趣爱好,说到了很多相近的观点志向,原来我们都喜欢将旅游当作为工作解压的方式,都向往神奇的西藏,都深谙旅游在乎的不是去哪、而是和什么样的人同行……
告别时,我们再次握手,没有更多言语,因为都相信有缘自然能相见,一切归于自然。
与K的这次见面,仍如两年前的那晚,他再次带给我愉快的感觉,也给予了我思想上的开阔,这样的一个人,虽然我并不太熟悉,却像个老朋友——祝朋友好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