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马上要在全国上映了,这部冯小刚摆脱贺岁片风格的转型之作,这部耗资达2000万美元的豪华盛宴,就要接受全国观众的全面检验了。对于《夜宴》,尽管之前有许多的炒作、花絮、绯闻、闹剧,尽管影片点映后褒贬不一、争论不休,但从客观的角度讲,抛开这部电影本身不谈,对于小刚同学拍《夜宴》的勇敢,个人觉得真的是值得我们这些电影人学习的。
说冯小刚勇敢,一是因为,在中国电影还没有类型化、商业化运作的时候,他勇敢的选择了拍摄给中国老百姓看的、属于中国的贺岁片,开创了中国的贺岁片市场。从《甲方乙方》起,他的作品开始被中国的观众所接受,起码是被中国北方的观众所接受,人们自此在每年的年终岁末,多了一道能让自己开怀一笑的中国电影佳肴。
冯小刚不是科班出身,他学的是美术专业,而不是导演专业。拍电影前,他做过美术、编剧,拍过电视连续剧,但就是这样一个非科班出身的、拍连续剧的导演,赋予了中国电影更多样更丰富的内容。在中国电影的转型时期,在中国电影还很不成熟的情况下,中国需要象冯小刚这样的商业导演。尤其是在不少国内导演都在想方设法地往艺术电影方向发展,仿佛不拍艺术电影,自己拍的就不叫电影的大气候下,冯小刚能选择拍国民喜欢的商业贺岁电影,不能不说是一种勇敢。
说冯小刚勇敢,二是因为,他在自己的贺岁片已经成熟,市场已经很稳定的时候,大胆地选择了转型。在《夜宴》之前,已经有张艺谋、李安、陈凯歌这三位大导演拍摄的同题材类型的大片,《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哪一部不是顶级制作,豪华阵容。尤其是《卧虎藏龙》,更是全球票房、媒体评论、观众口碑全面丰收。珠玉在前,冯小刚完全不必再趟这潭自己并不熟知的深水。作为中国的贺岁片之父,如果他保守一些,今年继续拍他擅长的贺岁片,就算面对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退一万步讲,他也可以分得属于自己的一杯羹。可冯小刚没有固守自己,他选择了突破,他不满足于自己的作品仅仅只有国内市场,为了更大的国际市场(不管《夜宴》的国际市场最后整合的怎样),他勇敢的选择了冒险,选择了尝试拍摄不同风格的电影。于是,有了这部《夜宴》。
不管《夜宴》上映后,媒体如何批评它,观众如何评论它,但冯小刚这种敢于突破自我,敢于挑战,敢于冒险,敢于挨骂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这些电影人钦佩的,更是那些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中国导演,应该好好学习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