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好友——著名导演张元的新片《看上去很美》,3月18日就要在全国公映了。首先要恭贺张元,预祝他的新片大卖。当然这里面也有我自己的一点小小的私心,因为这次《看上去很美》是由华夏电影公司发行,中博传媒协助推广的。影片大卖,我的脸上也有光啊,嘿嘿……
抛看电影本身不谈(虽然影片真的很好,但我说多了毕竟有吹捧之嫌),这里就只说说张元好了。其实从《看上去很美》可以看出张元的以下几个“情结”:
第一, 张元之——“王朔情结”。
张元和王朔是很好的朋友,两人自2002年的《我爱你》开始,到2003年的《绿茶》,再到今年的《看上去很美》,短短的3、4年时间里已经合作了3部作品。《我爱你》是根据王朔的小说《过把瘾就死》改编的,王朔亲任编剧;《绿茶》里王朔是总策划;这次的《看上去很美》又是根据王朔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以王朔的个性,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与一位导演合作这么多次,张元是独一无二的。这,一方面体现出了二人关系的非同一般,也从另一面说明了张元的王朔“情结”。
第二, 张元之——“赵薇、徐静蕾情结”。
说张元有赵薇、徐静蕾“情结”,一是因为二人都曾与张元有过多次合作,1996年张元拍《东宫西宫》的时候,赵薇还是个小黄毛丫头,刚进电影学院什么都还不懂呢,张元就大胆地用了她,之后二人又合作了电影《绿茶》;而徐静蕾则和张元合作过《我爱你》,自《我爱你》之后,老徐在电影事业上的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了。这次《看上去很美》的主要演员,除了两个幼儿园老师之外,其他的都是儿童演员,可饰演这两个幼儿园老师的演员,你仔细看就会发现,一个长得极象赵薇,另一个则有点徐静蕾的味道。等电影公映了,大家可以去电影院看看,看是不是挺象的。
第三, 张元之——“国际情结”。
张元是中国第六代导演中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导演。1998年获得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解禁令”之前,张元执导的地下电影,基本上都是海外的电影基金在给他投资。这次的《看上去很美》,也有部分意大利的电影基金在赞助支持他。
第四, 张元之——“市场情结”。
很多人认为导演只会关心自己作品的艺术质量,不会去注重市场,可张元却是个十分重视市场的人。张元以前的电影虽然没有在国内公映过,但却在国际上(尤其是欧洲)有着很好的市场基础。象《东宫西宫》、《北京杂种》、《儿子》、《妈妈》等都在国际电影市场上有着不错的票房纪录。这次的《看上去很美》仅在意大利就会有50个电影拷贝的投放,而且是在意大利最好的电影档期上映,张元的市场意识可见一斑。
自获得“解禁令”后,张元对国内的电影市场自然是更加重视。99年的《过年回家》,张元就是想借此回归到中国的电影市场中来,那之后的《我爱你》、《绿茶》更进一步地表明了他回归的决心。马上要公映的《看上去很美》,张元更是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地宣传造势、加大拷贝洗印量,到目前为止《看上去很美》在国内的拷贝数是今年国产影片中最高的,张元的市场“野心”不言自明。
第五, 张元之——“儿童情结”。
认识和了解张元的人都知道,别看他长得高大威猛,其实在生活里就是个大孩子。我上面提到过,《看上去很美》的主要演员几乎都是儿童演员,这部电影其实就是用儿童的视角在解读着成人的世界。如果导演不是充满了童心、充满了爱心,不是用一种儿童才有的好奇心去拍摄、去探索的话,我想这部《看上去很美》也就不那么“美”了。还有一点好玩的是,饰演影片中女一号“南燕”的小演员,在真实生活中就是张元的亲女儿,我想张元是在通过女儿的表演,向我们展现他心中的那一份浓重的童心世界吧。
第六, 张元之——“人文情结”。
如果你喜欢张元,喜欢他的作品,研究过他的话,你不难发现,张元的每一部作品中都体现了他对人的关怀,对人文的深刻探讨。《妈妈》、《北京杂种》、《儿子》、《东宫西宫》、《过年回家》、《我爱你》、《绿茶》,甚至是他拍的纪录片《金星小姐》,都是从不同的侧面通过人物命运的转变,来展现社会变化带给人的巨大冲击。张元用一种真实、残酷且极具震撼力的镜头语言和表现方式,在向社会呐喊,希望能引起人们的反思,这也许就是张元自己的独特魅力所在。
《看上去很美》就要上映了,让我们一起共同期待张元即将带给我们的新的感触、新的“情结”吧。就象片名一样,希望一切都——很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