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戛纳电影节分为几个部分,其中正式竞赛单元和非竞赛单元最为引人注目。非竞赛单元中的“导演双周单元”是在1969年由法国导演协会创办的,重点是扶持全世界电影界的新锐导演和未来人才,同时也扶持知名度在西方比较低的电影人,以及在其他主要国际电影节上未展映过的电影。

Jeremy Segay(杰里夫·塞戈)先生是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的亚洲选片人之一,他是我的老朋友了。我们03年在韩国釜山电影节上相识,那一次他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身边总带着一个亚洲女孩参加任何一个电影节中举办的酒会或Party。那女孩长得好漂亮,说几国语言,一会和韩国人说韩语,一会又跟杰里夫说法语,跟我们又对付着英语和一点点中文,一个语言天才。后来我才知道这女孩是他太太,是个在法国学法文的韩国女孩。按照杰里夫的说法,他太太的法文说的比他还地道。04年我们又在香港电影节上碰到,交流了许多对电影的看法,很投缘,成了好朋友。2005年我们投资的电影《哭泣的拳头》入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杰里夫作为选片人之一,他大力推荐了这部电影,后来《哭泣的拳头》获得了“导演双周单元”的最高奖“影评协会大奖”,可以说证明了杰里夫的独具慧眼。
这两天杰里夫来到了北京,到了我的公司,我们向他推荐了我们去年做的短片《故事无双》,他很认真仔细地看了崔健、高晓松两位导演执导的片子,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他自己很喜欢崔健的《修复处女膜的年代》,他说他会努力向评委们推荐这两部片子。
杰里夫跟我说,这次来北京有一个让他很吃惊的地方,就是中国拍的地下电影愈来愈少了,拍地下电影的导演也愈来愈少了!
中国电影现在愈来愈开放,电影市场也愈来愈好,审查制度愈来愈规范,电影产业愈来愈清晰,愈来愈多的导演和投资制片人出现,制片人也知道走过去拍地下电影的路,将来会失去中国这块本土市场。作为一个导演,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更加在本国受到关注和欢迎。现在世界越来越国际化、一体化,许多投资人、制片人、导演也都清楚地知道国际电影节就那么回事。如果没有本土市场的大力支持,你就是在国外再怎么受欢迎,再怎么风光,也象一个没有爹娘的孩子,别人的主流市场接纳你也终归是有限的。中国本土市场要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和大量的资本,就需要在院线、发行、制作、审查等各个方面,给优秀的制片人、导演更多的空间和机会。中国的电影市场才有可能真正的繁荣起来。只靠一两个大导演是很难撑起整个中国电影的。
杰里夫这次来中国看了五部剧情片,他个人都不是很满意,还问我有没有其他导演可以推荐。他跟我说 “导演双周单元”就是推荐新锐导演和未来人才的,他个人不希望在法国大家只知道中国的张艺谋和贾樟柯,他希望有更多的法国人知道中国更多的导演和演员。
中国的地下电影是愈来愈少了,但什么时候在国际电影节上会出现更多的中国优秀电影、优秀导演、优秀演员和具有世界性眼光的制片人呢?我想随着中国整个的电影生态愈来愈好,这一天应该不会远了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