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传统电影长、杂、多的特点,陈伟明提出要在手机与互联网这样的新媒体上做时间短、情节精、故事少的电影。“制作的流程都是一样的,只不过短小精悍的影片生产节奏更快一些。”做内容是陈的强项,但是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互联网平台将这种想法实现,陈伟明不敢冒进。“我们没有互联网的资产,如果自己投资去做的话,成本太大,所以刚开始就只能找人去合作。”
成功创建了亚洲电影市场概念的中博传媒在两年前接受了IDG的风险投资。IDG为这个曾投资拍摄电影《鬼子来了》、电视剧《来来往往》,取得《英雄》、《十面埋伏》、《无极》等韩国发行权的内容制作及发行商的估值是1亿元人民币,在投资200多万美元后IDG占了20%的股份,和那些动辄获得千万级美元投资的互联网公司比要小得多,所以“要我们自己立刻去做一个网站也不现实。”陈伟明说。
从来没有直接和互联网公司打过交道的陈伟明开始谨慎地寻找互联网上的合作伙伴,他希望这个伙伴能有足够多的用户让他的短而精的电影发挥出最大的商业价值,同时自己又能拥有控制权。寻寻觅觅之间,方兴东的博客网在今年上半年以巨大的造势运动吸引了陈的注意。“何不做一个博客电影?”几轮接触和谈判之后,双方都对合作的未来充满憧憬,博客网为中博开设一个博客电影的频道,中博自己负责运营,博客网则提供技术支持,获得的收入双方五五分成。“如果找新浪、搜狐那样成熟的网络公司,可能就不会拿到如此多的权益。”陈伟明对与大门户合作还是心有余悸。
“这么短的时间调动这么多的资源,这才是我们的竞争力所在。”在内容制作上,中博传媒的确有着自己的优势,陈伟明要做的就是把传统影视的优势和经验整合进新媒体中,打造一个在传统与新媒体间的互动概念。
这8部短片随后入围了釜山电影节,获得东京电影节非竞赛单元提名,在9月份结束的欧洲电影短片节中也获得了提名。在各大电影节期间,陈伟明用版权交换的方式,用8部短片换到了40部国外电影短片的版权。而这40部短片将会在博客网站上提供下载。除了福特赞助的拍摄资金,版权交易费与手机下载费已经让中博赚到钱了。
趁热打铁,在由网络造就的名人——芙蓉姐姐名声最高涨的时候,陈伟明又发动了博客电影的第二波攻势,以芙蓉姐姐为主角拍了3部短片,“现在这3部也是赚钱的,每天都有几万人去看。”陈伟明有些得意地说,“拥有稳定的现金流的问题也得到改善了。”
就在陈伟明做着改变电影实验的同时,从国外归来的王微在上海也开始了互联网上的创业。今年,在WEB2.0的喧嚣声中,王微的土豆网脱颖而出,受到了VC们的普遍关注。
王微所做的就是给用户提供一个可以上传自己原创视频的BLOG空间,也被称作播客,他要完成“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这个梦想。几个月以来,土豆注册的用户数达到了10余万,每天都有十几个新的视频作品被上传到土豆的服务器上。这些个人作品均可被注册的用户免费观看。其中,一个在酒吧里跳舞的女孩视频在7个多月的时间内被点击了22万次。
10月底的某一天,做内容的陈伟明与做互联网的王微在上海相遇了,他们坦诚地做了交流。陈伟明说王微心很大,有想法;王微也称陈伟明才是在做事的人。尽管直到现在,土豆网还没有收入,而中博已经赚到钱了,两人也并没有探讨未来任何可能合作的模式,但是他们都清楚肯定有一天他们会狭道相逢,殊途同归。因为他们都是在改变着传统影视的形式,刻意强调着草根性、个性化、互动性和群体的力量。
艰难的跨越
陈伟明是学计算机出身,这使得他对互联网有足够的敏锐,但并不能保证他一定能够在互联网上成功。从一个平台跨越到另一个平台,游戏规则和用户的习惯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摸索的代价是一定要付出的。比如,除了拍摄博客电影供人下载收费之外,陈也打算运用互联网互动的特性把剧本的策划改编放在网上,然后由网友投票选择拍摄一部由网友们自己编剧的剧本,“博客网的注册用户有200万,我希望他们都能成为剧本的编剧。然后我拍出来后再给他们看,这样获得的用户在理论上数量是最多的。”事实上,这个从韩国拷贝来的模式,在博客电影的频道中表现得并不理想,响应者不是很多。
因为,选择了博客网也就意味着中博要与这个同样是互联网的追赶者一起成长,一起经历增加用户数量的痛苦阶段。尽管自己在内容上和运营上保持了足够的话语权,但是二三流网站的推广能力还是会让用户接受的程度缓慢一些。虽然不能否认中博在内容方面的制作能力,但在自己运营的经验上也会大大输给在互联网上摸爬滚打的老江湖们。内容强而互联网渠道不强,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与之类似,像土豆网这样从一开始就定位于与用户直接交流互动的互联网公司,在内容上也遭遇着尴尬。它只能依靠用户自己的喜好进行自生产,没有一个强大的内容后援在背后支撑,导致垃圾内容泛滥,这也会影响到这个新网站用户数的增加,在一段时间过了之后,也许用户就会觉得无趣而离开,同时也无法保证靠好的内容来吸引广告的盈利模式。
其他一些传统的影视制作公司在跨越平台的时候选择了自建的方式。光线传媒从去年就开始自建了E视网,把自己的视频内容都放在了网上。最近又传出华谊兄弟也投资建立了粉丝网,请原博客网的王吉鹏担任网站CEO。
影视公司在此时频繁地触网,吃力地翻越横亘在眼前的行业高山,这样的情形似曾相识。在2000年时,传统产业巨头们密集地投入互联网。但结局我们现在都知道,所有的公司都铩羽而归。
也就是在这时,在美国产生了AOL与时代华纳的1600亿美元的惊天大并购,这是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第一次结合,结局我们现在也已经知道了,2000亿美元的市值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中挥发。
也许影视公司在焦急且又艰难地翻越行业高山的时候,这些公司的CEO们还是要理智地问一问自己,这样心甘情愿地落网是不是时候,是早了?还是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