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伟明
陈伟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963
  • 关注人气:1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现代商报—陈伟明:釜山推 “ 博客 ”(之四)

(2005-11-23 18:15:28)

三言两语

博客电影的渴望:一夜成名

         在结束《聚焦这一刻》的制作之后,中博传媒从11月份开始制作《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剧本原名《来来往往》)和《只因为我是女孩》这两部博客电影。剧本投入拍摄前期,进行了投票。《只因为我是女孩》截至10月31日在博客网站得到的票数最多,为25764票;《来来往往》则为24687票,位居第二。
       
我知道,我行,我还行”——这是博客电影群体中流行的一句话。博客电影是对电影工业机制的一种颠覆,是娱乐原生态的回归。在远古时代,人民群众劳动之余想娱乐一下,那不就是自己跳舞、唱歌进行自娱吗?只是后来娱乐的门槛高起来,出现了学院、制度、流派,但所有流派都是为自己进入电影工业提供说法。现在博客电影把这个门槛降低了,谁都可以参与、可以投票、可以成名。博客网的总编王俊秀说。
       
一位投资商不会投资两三百万给名不见经传的导演,我们现在的电影市场运作机制会把一部分具有导演才华的人拒之门外。博客网站多媒体中心总监梁书斌是导演系毕业的,他想通过做博客电影实现自己的导演梦。梁书斌在这样的心态下创作了他的电影剧本《播客》和《图片博客》,这些短片在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活动中播放,受到学生的欢迎,较多的学生认为故事另类、好看。 
        王俊秀没有回避赢利压力,他说:我们提供平台,中博传媒提供制作和宣传费用。相对而言,我们这边压力不那么大,而中博传媒压力比较大——必须考虑博客电影会有谁来看。然而,陈伟明非常乐观:你无法用时间来衡量博客电影会不会一鸣惊人、一夜成名,这就好像谁都没有预测到李宇春会成为万人迷一样。现在来讲博客电影最需要的是——聚集人气。

 

记者手记

告诉我,博客电影的未来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的研究员金燕曾经告诉记者,现在一些导演系毕业的学生没有资金,只好去做家装,现在的商业机制确实使好多有志于电影的人才没有展示的平台。那么,博客电影是否可以弥补国营体制下电影人才培养的缺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赵曙光不以为然,他觉得博客电影的精神在于它的非专业性,人们喜欢看李宇春,并不因为她唱歌唱得专业。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98级学生集体创作的《清华夜话》,人们喜欢看并不因为它专业,博客电影参与比专业重要得多。赵曙光举例说。据了解,从2001年末开始,名为《清华夜话》的DV短剧突然出现在网络上,成为各大学校园BBS上的热门话题,并迅速传播到社会上,不少人把它当作窥看、了解当今大学校园生活的最佳影像读本。
    然而,《清华夜话》没有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它只是开创了校园DV短片的热潮,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校园DV的代名词。如今校园学生DV作品比赛也加速了DV在校园的普及,买数码摄像机,用于拍摄校园DV短片的学生多了起来。博客电影的发展有两种结果,要么像《清华夜话》那样喧嚣一时、昙花一现,要么发展成为特殊类型的电影短片。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贸易系营销教研室陈冠认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