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戏曲作家《窦娥冤》警世通言三言袁宏道北京高考清华网校语文文学教育 |
分类: 中高考专栏 |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郑光祖《倩女离魂》,马致远《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
42.王实甫,名德信,大都(现在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代表作《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其中的《长亭送别》被选入教材。
43.施耐庵,元末明初人。代表作《水浒传》,其中的《智取生辰纲》被选入教材。
44.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元末明初小说家。代表作《三国演义》,其中的《失街亭》被选入教材。
45.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是明代后期著名的古文家。教材中的《项脊轩志》选自《震川文集》。
46.徐渭(1521—1593),明代文学家,画家。初字文清,更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等。著有《四声猿》、《俏词叙录》、《徐文长全集》等。
47.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明代戏曲作家。《牡丹亭》,原名《牡丹亭还魂记》,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共55出。其中的《闺塾》被选入教材。
48.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明代公安(现在湖北公安)人,与其兄宗道(字伯修)、弟中道(字小修),都以文学见长,时号“三袁”,被称为“公安派”,其中以袁宏道的成就最高。著有《袁中郎全集》。节选其中的《虎丘记》被选入教材。
49.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明末小说家。《警世通言》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被选入教材。《警世通言》是“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之一。“三言”是宋元明“话本”和“拟话本”的总集。“三言”中有些篇是冯梦龙的作品。
50.张溥(1602—1641),字天如,明末文学家。教材中的《五人墓碑记》选自《七录斋集》。
51.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代表作《聊斋志异》,其中的《促织》被选入教材。
52.洪昇(1645—1704),字肪思,号稗畦。清代戏曲作家,著有传奇《长生殿》。
53.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清代戏曲作家、诗人。代表作为《桃花扇》,其中的《哀江南》被选入教材。
54.曹雪芹(约1715—1763),名,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清代著名的小说家。代表作《红楼梦》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林黛玉进贾府》被选入教材。
55.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清代桐城人。桐城派古文家。教材中的《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
56.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人。我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教材中的《病梅馆记》选自《龚自珍全集》。
前一篇:高考专题★识记文学常识(2)
后一篇:高考专题★三天决胜,状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