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咨询手记——老师,您能替我保密吗?

(2006-01-10 13:42:43)
分类: 教师园地

咨询手记——老师,您能替我保密吗?

 “老师,我想跟您说点事。”初二女孩颖来找我。我发现她的身体抖得厉害。三分钟的沉默,我微笑着等她的下文。

 “最近,我特别怕见老师和同学的目光。”

 “以前不是这样吗?

 “就是最近几天。”她的身体还是抖得厉害。她的话语背后一定有什么原因,我想我必须认真地对待这次谈话,因为心理健康辅导属于一项心灵活动,必须由另一个心灵活动来坦诚应答。但我意识到,辅导不是单靠交谈来填满时间,相反是组织时间,操纵时间,采用必须遵守的尊重、理解、坦诚原则加以引导。

一切都需要艺术,在这个特定的情况下,是延长悬念的时间,还是先转移目标?

沉默了三分钟后,我拉起她的手,她的手很凉。“今晚月光不错,陪我去学校草坪散散步,好吗?

我和她一起,慢慢享受月光的柔和。她的手不再抖得厉害。“你看那云,像什么?”我问。

 “犹如空中翱翔的鸟,犹如展翅高飞的鸽子。”她的声音较平缓了。

 “犹如蝴蝶翩翩。”我轻轻地说。

这时候,她的脸部肌肉也放松下来了,她为自己的话多了一种风趣、一种巧思、一种惊奇而精神十足。

 “在现在这样一个夜晚,能和我说说心里话吗?

 “老师,我觉得很痛苦,您能替我保密吗?我偷过宿舍里同学的钱,我向您保证,我只偷过一次,也没花,真的。我心里一直很害怕,怕见老师和同学注视的目光。您知道,如果被老师和同学知道了,我就没法活了。”

她轻轻地啜泣,很压抑。看来,“偷”这个字眼像扎入她灵魂中的一根刺,她无法拔去,尤其是看到老师同学的目光就怀疑被人识破了她,所以别人的目光让她特别难以忍受。如果思想上被一根刺扎着隐隐作痛,又如何正常地学习生活呢?痛苦可以压抑,但鲁迅有句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我意识到,我必须帮她先剔除掉心里的刺。但这样的时刻,不是批评的时候,因为她已经意识到自己错了,况且她行为的背后,也许是有什么原因的。我理解地拉了拉她的手。她明白我在关注她,刺痛仿佛缓解了些。

 “你拿同学钱的时候,遇见什么人了吗?”我尽量避免“偷”这个字眼。

 “没有,肯定没有。”

 “那么,你也可以悄悄地还给她呀。继续不认识你,我还是可以做到的。”我用了一点小幽默,抚摸着她的头,话语诚恳、温柔。她不再有顾虑了,她的脸上浮现出笑容。

 “我想你会喜欢这样的解决方式,是吗?”她点了点头。“但你必须答应我,不管是什么原因,你都不要再做这样的事,你能做到吗?

 “我不知道。”她说,诚恳得令人感动,“但我会记住老师的话,努力去做个好学生。”她狡黠地一笑。

 “颖,这一刻,你在我眼里坦诚、可爱、纯真。”我真诚地赞美她。

这次辅导到此为止,我想效果还是不错的,我引导她说出了心中的那个结,并帮她解开。以后,我才了解到,颖是个非常不错的好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也许因为心里压力大,一时不得排解,竟一时做了错事,幸亏我没有草率地对待这个问题。

我再一次体会到,遇到学生的心理问题时,教师不应对学生作强制性的说理和武断的要求,不应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而是要注意契机,注意分寸,善于抓住时机,及时提出一些启发性的或有内涵的问题,引发学生去思考,做到润物无声,“顺其所思,予其所需,同其所感,因其所动,投其所好,扬其所长。助其所为,促其所成”。

 
摘自《中国教育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