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还是没搞明白,到底是谁把空气整紧张了的。
区区一个亚洲杯,又不是没打过,早在N年前就打得风生水起了,上一届不还得了个亚军么,这也才过了三年,早就被我们打出了死茧的亚洲杯,咋呼啦一声就成比世界杯还新还重还陌生的一个杯了,压得所有人吃不香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梦里还三句话不离亚洲杯。
谁把它说得那么沉重,重得能压死人?谁把它说得那么玄乎,玄得能吓死人?
幸好,踩着被压死和被吓死的尸体,朱指导跌跌撞撞地站起来了。不过还没站稳又开始发言:我们兵强粮足,我们要突破历史!
又吓人一跳。老这么一惊一乍的。一会儿被美国打破了胆,一会儿又说第一仗好收拾,一会儿怕马来西亚热死人,一会儿又说吉隆坡凉快死人,一会儿鞠躬尽瘁才能进四强,一会儿轻描淡写又要破纪录。乱就一个字,一天说十次。说的人不累,听的人崩溃。
崩溃中还是忍不住揣摩朱指导的蓝图:啥叫突破历史?最美好的历史,就是两次捧得亚军奖杯,远的不说了,单说最近的一次,三年前,哈恩带队,坐镇北京,不敌日本,屈居亚军。说是屈居,实际上还有比咱们更“屈”的。若不是主场作战,恐怕那个第二也没那么好拿。换言之,即使那个亚军,也是哈恩一帮人挣得青筋直冒才挣来的,而朱指导此次远赴南洋,山高水深,却要“突破历史”,莫非是要抱一座冠军奖杯回来?
按理说现在应该拿杆气枪来,玩儿命给朱指导打气才对,但气打得再足,也不能保证冠军奖杯就能手到擒来。因此气就不打了,还是先说说朱指导的“突破”吧——到目前为止,相比于三年前的哈恩,朱指导最大的突破,体现在对孙继海的使用上。三年前孙继海不是被摁在板凳上,就是被强拎去打前锋,激起以孙老爹为首的全民公愤,而三年后,朱指导不但将孙继海从板凳上扶起来,还亲自为他戴上三分之一块队长袖标,重用之势不可避免,历史在这里被轻松“突破”。
这一段历史被突破之后,相比于当年创造历史的哈恩,朱指导自然而然要得到一句不一样的评价——你不是一个饼才!不要小看这一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经是最高评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