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很多人一样,我也是听着黄健翔的解说长老的。说起来也算相当熟悉和了解阿黄了。但我对阿黄的了解,最初却并不是来自于他的解说。那时候,他还啥都没解说过,还是中央电视台一个诚惶诚恐的无名小青年呢。
应该是1994年,或者是1995年。那时候广州的《足球》报在我们那旮旯还排着队的人买呢。某一日我和跟我同样热爱买报纸的一哥们合资买了份《足球》报合看。我看“正军师”,正看得砸巴嘴,听得他说:“怎么没在中央台看到过这个人呢?”
我问:“谁啊?”
他答:“黄健翔。”
我又问:“黄健翔是谁啊?”
他答:“不晓得,你看看这个。”
一整版类似于“球迷故事”的文章,作者叫“黄健翔”,从爷爷写到爸爸,从爸爸写到自己,总之是一个祖传的球迷之家,全家几代人都对足球尤其是中国足(国足新闻,国足说吧)球充满了深厚的感情,爷爷一辈子看球把自己看成了小半个专家,爸爸大半辈子看球把自己看成了大半个专家,自己小半辈子看球把自己看成了一整个专家。一代更比一代强,三代人中最强的孙子,也就是作者黄健翔,大学毕业后没有去做外交官,而是考进了中央电视台,立志要在这个最亮丽的舞台上,做一个最出色的足球解说员。
看完整版故事,我和哥们不约而同地认为,这个作者不错,首先文字不错,写得很真实,很感人,很有可读性。其次人也不错,看得出来,很爱足球,爱到了骨子里,也很有理想,最大的理想就是在中央台当一个好的解说员。
然后我和哥们一起回忆那段时间中央台体育节目里出现过的男女老少节目主持人,实在想不起有叫“黄健翔”的,于是一致认定他还没出过镜,可能正躲在镜头后面蓄势待发吧,于是我们一起提高了N倍的注意力,等着看这个叫“黄健翔”的年轻人出来,看看他是否真是祖传的不同凡响。
没过太长的时间,果然等到了,果然是不同凡响。至于怎么个不同凡响法,全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儿,这里就不多说了。想说的是一点,那时候阿黄可是强烈地热爱着中央电视台,跟热爱足球都有一比,在他那篇长文里,可是字里行间都看得出他在进入中央台后是多么幸福,他是多么渴望着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施展拳脚,是多么盼望中央台这个炉灶能把自己从一坨生铁百炼成钢。
但是多年后,果然百炼成钢的阿黄在离开那个大炼炉的时候,却用各种不同的版本告诉人们,呆在那个炉子里是多么不自由,多么不快乐,多么不舒服,似乎再不拔脚走人,就要窒息而死了。不要跟我说阿黄没说过什么,就算他没直接开腔,他的所谓相声,他的知己朋友纷纷扬扬的临别赠言,都在争先恐后地告诉我们:黄健翔,在中央电视台,他过得是多么地不爽,多么地生不如死。不让染发,不让走穴,不让打广告,人际关系紧张,等等等等,一声声如怨如诉如悲啼。搞笑过了头!幸好那些年没让你染发走穴打广告,你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业务,才把自己打造成了中国第一。要是由着性子让你绝对自由,想怎么来怎么来,你早荒废了,还怎么成就眼下的“丰功伟业”?人际关系紧张让得透不过气?如果在名声越来越大,腕儿越来越粗的同时,心态能越来越平和,为人能越来越谦和,处事能越来越低调,谁会吃饱了撑的去让你透不过气啊。
总之我想说的是,阿黄真是一个好解说,尤其是作为伴随我们走过青春岁月的一个优秀解说评论员,想起他就如同想起自己的青春,而今他走了,说明我们的青春也走了,所以这绝对是一件令人伤感的事情。但是走就走吧,何必在走的同时把伴随你度过青春岁月火红年代并且给了你一世英名的中央台修饰得那么不堪,毕竟没有你也有他,而没有他,就绝对没有你。不要再提什么自由不自由了,就跟一个离婚的人,当初他揣着大红本本杀进围城之前,他明知道结了婚会失去一些自由,但他心甘情愿,而多年后自己眼光高了,看原配不顺眼了,想离婚了,离就离吧,何必硬要说是你媳妇儿让你觉得不自由。
应该是1994年,或者是1995年。那时候广州的《足球》报在我们那旮旯还排着队的人买呢。某一日我和跟我同样热爱买报纸的一哥们合资买了份《足球》报合看。我看“正军师”,正看得砸巴嘴,听得他说:“怎么没在中央台看到过这个人呢?”
我问:“谁啊?”
他答:“黄健翔。”
我又问:“黄健翔是谁啊?”
他答:“不晓得,你看看这个。”
一整版类似于“球迷故事”的文章,作者叫“黄健翔”,从爷爷写到爸爸,从爸爸写到自己,总之是一个祖传的球迷之家,全家几代人都对足球尤其是中国足(国足新闻,国足说吧)球充满了深厚的感情,爷爷一辈子看球把自己看成了小半个专家,爸爸大半辈子看球把自己看成了大半个专家,自己小半辈子看球把自己看成了一整个专家。一代更比一代强,三代人中最强的孙子,也就是作者黄健翔,大学毕业后没有去做外交官,而是考进了中央电视台,立志要在这个最亮丽的舞台上,做一个最出色的足球解说员。
看完整版故事,我和哥们不约而同地认为,这个作者不错,首先文字不错,写得很真实,很感人,很有可读性。其次人也不错,看得出来,很爱足球,爱到了骨子里,也很有理想,最大的理想就是在中央台当一个好的解说员。
然后我和哥们一起回忆那段时间中央台体育节目里出现过的男女老少节目主持人,实在想不起有叫“黄健翔”的,于是一致认定他还没出过镜,可能正躲在镜头后面蓄势待发吧,于是我们一起提高了N倍的注意力,等着看这个叫“黄健翔”的年轻人出来,看看他是否真是祖传的不同凡响。
没过太长的时间,果然等到了,果然是不同凡响。至于怎么个不同凡响法,全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儿,这里就不多说了。想说的是一点,那时候阿黄可是强烈地热爱着中央电视台,跟热爱足球都有一比,在他那篇长文里,可是字里行间都看得出他在进入中央台后是多么幸福,他是多么渴望着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施展拳脚,是多么盼望中央台这个炉灶能把自己从一坨生铁百炼成钢。
但是多年后,果然百炼成钢的阿黄在离开那个大炼炉的时候,却用各种不同的版本告诉人们,呆在那个炉子里是多么不自由,多么不快乐,多么不舒服,似乎再不拔脚走人,就要窒息而死了。不要跟我说阿黄没说过什么,就算他没直接开腔,他的所谓相声,他的知己朋友纷纷扬扬的临别赠言,都在争先恐后地告诉我们:黄健翔,在中央电视台,他过得是多么地不爽,多么地生不如死。不让染发,不让走穴,不让打广告,人际关系紧张,等等等等,一声声如怨如诉如悲啼。搞笑过了头!幸好那些年没让你染发走穴打广告,你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业务,才把自己打造成了中国第一。要是由着性子让你绝对自由,想怎么来怎么来,你早荒废了,还怎么成就眼下的“丰功伟业”?人际关系紧张让得透不过气?如果在名声越来越大,腕儿越来越粗的同时,心态能越来越平和,为人能越来越谦和,处事能越来越低调,谁会吃饱了撑的去让你透不过气啊。
总之我想说的是,阿黄真是一个好解说,尤其是作为伴随我们走过青春岁月的一个优秀解说评论员,想起他就如同想起自己的青春,而今他走了,说明我们的青春也走了,所以这绝对是一件令人伤感的事情。但是走就走吧,何必在走的同时把伴随你度过青春岁月火红年代并且给了你一世英名的中央台修饰得那么不堪,毕竟没有你也有他,而没有他,就绝对没有你。不要再提什么自由不自由了,就跟一个离婚的人,当初他揣着大红本本杀进围城之前,他明知道结了婚会失去一些自由,但他心甘情愿,而多年后自己眼光高了,看原配不顺眼了,想离婚了,离就离吧,何必硬要说是你媳妇儿让你觉得不自由。
前一篇:离别的瞬间如此不美丽
后一篇:试训还不如试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