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之战——成人版“咕咚的故事”
半个月前,三岁的侄女给我讲了个故事,大意如下:说猴子正在湖边玩,突听“咕咚”一声,吓得魂飞魄散,撒腿就跑,边跑边喊“咕咚来啦,快逃命啊!”于是沿途的兔子狐狸野猪土狗豺狼纷纷夺路狂奔,逃命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连老虎都屁滚尿流地撒丫子跑。后来终于撞见狮子,狮子问:跑什么呢?众兽回答:咕咚来了呀!狮子奇怪,带领大家回湖边探个究竟,一阵风过,“咕咚”一声,原来是只木瓜掉进水里了。
这是儿童版的“咕咚的故事”。世代相传,已经听了好几辈人了。
半个月后,有幸又听到一则成人版的,绝对新鲜出炉,估计听过的人还相当地少——话说国家男足正要打巴勒斯坦,突然“咕咚”一声,就听他们的主教练托马斯说,我们都是战士呢,有六七八九个都是海归呢。不知道哪只土狗最开始感觉害怕的,总之马上就看到兔子猴子狐狸野猪豺狼纷纷夺路狂奔,边跑边喊“海归来啦,很神秘啊,很可怕啊……”最后连威严的主教练朱广沪都跟老虎一样,瑟缩着说出了诸如“他们的24号黄毛很可怕”、“如果第一场没赢下来,那就争取在第二场对伊拉克时把损失找回来”这类搞笑的话。
成人版咕咚的故事跟儿童版的结局相似,最后的结局是当逃命大部队逃到杜威面前时,狮子一样平和稳重的杜威说:海归真有那么可怕么?俺也是海归呢,会一会去。于是在风吹草动一片惊魂之中,我们听到“咕咚”一声,就看见杜威把球顶进巴勒斯坦队的大门里了。然后又听到原先很害怕的野猪猴子们纷纷松了几口气,把逃跑时跑歪了的脖子正了正,又开始发言说:不过如此呀,一点都不神秘呀,实在是很业余呀。
可惜的是,很专业的中国队,虽然最终赢了很业余的巴勒斯坦队,但在赢球的过程中并没有多少可以炫耀的场面。就跟儿童版咕咚的故事一样,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些惊慌失措逃命的场景,至于最后回头去发现“木瓜”的过程,则被所有讲故事和听故事的一并给忽略了。在这个成人版的故事里,我能记得的,也更多的是赛前那些对巴勒斯坦“神秘之旅”的恐怖描述,至于比赛本身,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记。
实在要记的话,也就几个花絮,比如李毅之坚忍,无论球迷含蓄地喊“换前锋”,还是直白地喊“换李毅”,他都能坚持忍着,不进球,就是不进球;还比如董方卓的不可捉摸,你正要慨叹他不过如此时,他突然灵光乍现,你料定他要胜利的时候,他偏又一脚把点球踢飞;还比如曹阳的可爱,可爱到满以为场上就自己一个人,以为球到自己脚下可以想怎么射就怎么射;以及朱广沪的不稳重,赛前跟着队伍喊“海归怕怕”的时候,就够不稳重了,比赛中当球迷喊起“换李毅”的时候,居然也顶不住压力果真就换了李铁,想当初戚务生就是因为听了球迷的招呼换了李铁,成了他“缺乏主见”的一大铁证,老朱一不稳重,就步了戚大帅的后尘。有种你别换李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