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偶然翻到一本老杂志,封面上一行大字引起了我的注意,“足球大批判”,于是十分好奇地打开来看。
那是一本8年前的《XXX》,出版日期是
草草地看了那期杂志,有点令我失望——所谓的大批判,不过是罗列了一些世界足坛花絮类的丑闻,以及对中国足球一再冲不进世界杯的牢骚,还请了一些专家来对中国足球进行“会诊”。看完这个足球大批判的专题,有点哑然失笑,感觉是小题大做了,而其中一句“病入膏肓的中国足球……”又让我顿时有恍若隔世的感觉,不由得掩卷沉思:中国足球,什么时候“病入膏肓”的?
8年前的中国足球,男子国家队还没能打进过世界杯,但女足正在世界足坛如日中天,国内的甲A联赛虽然被世界杯影响了一点上座率,但总体说来还称得上如火如荼;那时候虽然也偶有因裁判问题引发的纠纷,但大部分也仅限于技术层面的争执,“黑哨”的说法还没怎么出笼,更没有动不动就冲进场子打裁判的事情;那时候基本上还没听到过赌球,球员赌球更是闻所未闻;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叫假球,还没发生过“11比
什么叫“病入膏肓”?从两千年前的扁鹊到21世纪的医学专家,都知道,如果一个人“病入膏肓”,那他就彻底没治了,只能眼睁睁地等死了。而如果说8年前上述“病症”都还没发作过的中国足球,就已“病入膏肓”,那8年后这些“病症”都一一暴发过了,岂不是早就死得冰凉了,男子们哪还能继续去征战世界杯奥运会?女子们哪还能期望玫瑰重开?甲A升华成的中超,哪还能在亚洲联赛中去坐三望一?成千上万的中国球迷,既然面对的是一个“死人”,哪可能继续去口上骂心里爱,去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所以“病入膏肓”绝对不是个正确的说法,8年前不是,8年后依然不是。8年前的中国足球,只是有个陈疾,8年后只是生了些每个活人都可能遇到的常见病,都不是致命的。没有人可以对中国足球作“死亡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