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杰克逊报道”,媒体终于没了道德洁癖

(2009-07-04 10:21:42)
标签:

杰克逊

媒体

道德洁癖

报道

丑闻

明星

名人

杂谈

一个丑闻不断的人去世,可不可以为他降半旗?可以。如果他打动了大家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一个丑闻不断的人去世,议员可不可以为他集体默哀?可以。如果他给世人留下很多美好的话。

一个丑闻不断的人去世,总统可不可以为他发表声明表示悼念?可以。如果他为人类带来巨大欢乐的话。

一个丑闻不断的人去世,可不可以为他举办隆重的葬礼?可以。如果他真的吸引了那么多的人爱戴的话。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生前备受谤议、身后备享哀荣的人,就是世界歌坛巨星迈克尔·杰克逊。他去世后,美国一些小镇,主动为他降下半旗;美国众议院议员全体起立,中断源政策法案辩论,集体为他默哀;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称其为“伟大的表演家”和“音乐偶像”;他的葬礼规模将堪比戴妃,而且将举办两场,一场是家族式的,一场专门为粉丝举办。

杰克逊,这个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人,他离去后的遭遇,令人颇多疑惑。一个生前深陷吸毒、娈童、虐童丑闻的人,为何还有那么多粉丝,一个并非“德艺双馨”的人为何还深受全球歌迷疯狂爱戴?

难道说歌迷都喜欢有丑闻的人?答案也许很简单,人们喜欢的只是那个会跳太空舞步、霹雳摇滚,声音变化多端、摇曳多姿的歌坛王子,人们也许并不喜欢那些丑闻,还有他那些失败的婚姻,失败的整容。一枚硬币的两面,谁能完全分开?一枚月亮,你怎么可以只选择晴圆而逃避阴缺?

这让人想起马拉多纳,这位足坛上的天皇巨星和杰克逊可谓极其相似。私生子、吸毒、酗酒、枪击记者、偷漏税等等。但无论马拉多纳走到哪里,依然深受球迷追捧,依然是一片惊呼。相信球迷追捧的不是吸毒、不是酗酒、不是放荡不羁,而是球王,是球王所具有的一切气质和超人才华。现在,马拉多纳当上了阿根廷国家队的主教练,你能说阿根廷人把国家队交给了一个流氓了吗?

当然,还有外星人罗纳尔多,他的私生活非常糜烂,但竞技状态下滑的他,一旦走上科林蒂安球场,球迷还是一样喜欢他,甚至对手球队的球迷也会为他的表演而喝彩。

当然,像这样有争议的名人明星有很多。

这个逻辑往下推就是,人们可不可以喜欢有缺陷的英雄,可不可以喜欢犯错误的明星。

再往下推就是,英雄可不可以有缺陷,伟大可不可以有错误。有缺陷的伟大算不算伟大,犯错误的英雄算不算英雄。

再往下推就是,要不要为英雄讳、为尊者讳了。救人民工超生了不能报道、雷锋戴名表谈恋爱也有损于形象,好像就是这样的逻辑。

这次杰克逊去世,中国主流都不约而同地进行了关注,甚至有些一反常态。626日,央视新闻联播用了35秒钟播发了杰克逊的消息,基本上都是正面评价。627日,人民日报在3版国际要闻版刊发消息《美国歌星杰克逊去世》,虽然简短,但也客观。我注意到,主流媒体对杰克逊的报道本身已经成了一条新闻。尤其是新闻联播对杰克逊的报道,外界解读五花八门。

我的理解再简单不过,中国主流媒体对杰克逊的报道,仅仅是新闻价值判断标准的回归而已。传播不会改变事实。杰克逊的影响力不会因为你的回避而有任何改变。艺术应该用艺术的标准来解读,道德应该用道德的标准来评判。用艺术评价道德,或者用道德来判断艺术,必然会进退失据、左冲右突。想想,中国人不是冲突了多少年吗?

那些犯有片言只语错误的“非德艺双馨”者被封杀,实在是很冤枉的事情。道德洁癖有时反而会犯最大的道德错误,不允许犯错难道不是最大的错误吗?

这次“杰克逊报道”,媒体没有道德洁癖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孟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