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杰杰不休 |

喜欢看电影从小时候开始,那时候常常拿着小板凳早早的占据最佳位置。有时候人太多,就只好跟着几个调皮的小伙伴,绕过管理员窜上舞台去看荧幕的背面,虽然全部都是反的影像,却也乐此不疲。
从录影带到VCD再到DVD,电影院变的冷冷清清,有时候去看电影会变成一个人的专场。其实我一直觉得,电影这种东西,一定要有相当的硬件设施,才能充分展现她自己的独特魅力,就算你有高档的家庭影院,其效果也是和去电影院欣赏无法比拟的。
有人说是盗版害了中国电影,我看不尽然。中国电影院的数量、设施、服务与环境等综合条件,均严重滞后于消费者的需要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再加上目前的的电检制度配额制度,很多质量上乘的影片都无法看到,有时候还得无奈的感谢盗版。
关于中国电影和中国的电影市场不想多谈,我想总会有有智慧的官员,专家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像我们这样爱电影的小老百姓也就是想办法找机会去满足一下自己的爱好而已,大事还是交给大人们去想。
之前孙楠一直给我讲他有个习惯,每次去香港工作就一定会抽时间看场电影,我心里就犯嘀咕,有那么夸张吗。之后去香港工作旅游的机会越来越多,也想去香港的电影院一探究竟。当然找到孙楠为什么有这个习惯的原因,不过我倒是想说说去欧洲看电影的经历。
前段时间,游历欧洲各国,却依然按捺不住在国外看电影的想法。周围只要有人听到我这样的想法都会“斥责”我:你有病啊,时间宝贵,来欧洲一趟容易嘛?有那时间还不如多走几个地方!!
还好这次不是跟团出行,没有遭遇那种“下车拍照上车睡觉”情形,可以自由随性慢慢体会和感受,当然也付出昂贵的代价,这个以后再聊。
到了法国,竟然赶上达芬奇密码首映,期待了两年,自然就不会错过!一看时间还有两个多小时,就在附近的餐厅座下来,吃东西喝咖啡兼“偷听”临桌几个美国女孩大声说笑,消磨时间。耗到差不多,准备买票入场,才得知,票早已卖空,而且还是法语配音版!心里沮丧到不行,原本想着如果能在法国看达芬奇密码是件多么特别的事情啊~~没想到转个弯又是家影院。买票的人已经排成长龙,居然也是达芬奇密码上映,几经确认,是英文版,而且是当天的最后一场,哈哈哈竟然被我硬生生等到。等候入场的大厅虽然人潮涌动,但置身其中依然可以感受到电影院的时尚和艺术气息,独具特色的装潢设计呈现出新潮电影美学的概念,后来得知这样的影院在国外比比皆是。同时影院内供观众休息的酒吧咖啡店甜品店以及美味小食绝对让你在欣赏绝佳影片的同时得到充分的享受。而进入放映厅,宽大舒适设计合理的座位,超一流的音响及播映设备,都让你觉得这几欧元的票价也太超值了吧。虽然达芬奇密码拍的中规中矩不让人失望也没什么惊喜,中间生涩难懂的专业名词和时常冒出的法语对白让我摸不着头脑,可看起来却有这别样感受。白天刚逛完罗浮宫,巴黎圣母院,路过法国警察局,也欣赏到蒙娜丽沙那迷人的微笑,这些场景便出现在影片当中,若不是第二天要离开,肯定冲动地会重新游历一翻。
大概在法国被勾起了看电影的瘾,在德国的最后两天分别看了最新上映的X MAN3和 碟中碟3。电影院设施自然不在话下,随处还可以看到各大发行公司为自己即将上映的新片做的各种别致的宣传展位。可能国外也没什么可以在家里看盗版DVD的机会吧,或许电影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午夜场都排着长队。还有一处排着长队的就是卖爆米花和可乐的地方,我选了一套很大的可乐加爆米花,价格公道还送德国世界杯吉祥物GOLEO。后来发现,我买的简直是最小号的,老外们都手里拎着一巨筒爆米花和可乐,顶我抱着的至少五倍大吧,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可以把这些通通塞进肚子里的!
回国之后和同事聊起在国外看电影的经历,他们大都抱着我能都听懂的困惑。其实,是,听不大懂,但看得明白。况且又不是什么剧情长片,看电影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会影响观赏效果。反倒听着有些中国的配音版,垄断配音市场几十年的几个声音,配合或性感的脸蛋,或酷酷的表情反而奇奇怪怪。
X MAN的奇幻特技震撼人心,谍中谍的动作场面及剧情设计扣人心弦。尤其谍中谍据闻因有损中国形象上海形象,不会在国内上映自然不会错过,当然做为中国新闻新闻工作者,是以“批判”的角度去看这部影片的,哈。发现上海的民宅象是晾衣场,汤姆克鲁斯营救妻子的地方随处可见办证的野广告,当地人穿着更象是解放前。虽然很多重要的场景还是中银大厦,东方明珠塔等能够体现上海的国际大都市形象,但据说也有问题,“这些地方怎么可以藏有危害世界的恐怖分子的武器???!!!”就是,外国人就是无耻,怎么可以这样污蔑中国,可耻,可笑,可恶!/images/face/003.gif在欧洲" TITLE="看电影
三部影片让人回味,据说达芬奇密码在国内上映也有一票难求的局面,真好,希望以后不用跑那么远,在家门口,就可以让享受到看电影的乐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