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杰杰不休 |

花儿乐队的抄袭风波不断升级,歌迷要求赔偿,排行榜评选资格被取消,网友群起攻之,就连由李静和戴军主持的《金嗓子超级访问》也被恶搞成《金嫂子抄袭访问 花儿乐队3•15特别节目》,并让花儿乐队在节目中“全盘招认”了“抄袭事件”。
整个事件从目前看来不是偶然事件,很明显的是对花儿的倒戈,针对花在EMI发行的专辑《我是你的罗密欧》《花季王朝》中的十三首歌曲,发起猛攻,来自日本,英国,韩国,法国的歌曲与花儿乐队的歌曲进行比照,并邮件群发至媒体信箱,引发风波。
先不论幕后主使是何许人,其目的是什么,在没有相关法律界定花儿抄袭之前,先不要妄下定论。但是也特别关注花儿乐队会做什么回应,唱片公司又会怎样帮助花儿乐队度过难关解决危机。
相信花儿乐队和公司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可在新浪正式回应时,不但没有做出完满的解释和澄清,让更多人对大张伟之前的“人格担保”产生质疑。
首先是大张伟承认音乐确有瑕疵,以后会努力避免。这种说法本身就含糊不清。这种瑕疵是抄袭的代名词?还是刻意地逃避?另外大张伟说听了几百张唱片,创作时有些旋律就不自觉流露,但真要找出处就无处可查了。刘欢不认同这样的说法:“听这么多唱片是学习过程,但不是采集的过程。”
大张伟之后越说越生气地直斥“找茬”的人为“神经病”,这一举动引发网友反感并产生强烈反弹。
在回应“抄袭事件”时大张伟和人呛声,唱片公司发布的声明却给大张伟一记响亮的耳光,公司已经着手和SONY公司分享《喜刷刷》歌曲各50%的版权事宜,这不是此地无银的举动嘛。
著名乐评人王晓峰联合部分乐评人、平面媒体以及网络,发表了《致EMI百代唱片(中国)及花儿乐队的公开信》。信中指出,该解释纯粹是在玩弄文字游戏,部分言论甚至是对媒体及公众智力的公然藐视。“作为音乐传播媒体和热爱音乐的人群,我们敦请EMI百代唱片(中国)及所属艺人花儿乐队以职业道德自律、以行业发展为重,尊重音乐、尊重听众,尽快以诚恳的态度向公众作出解释。”
于是百代公司不得不隔日再次向各大媒体发出声明。称“对于花儿乐队抄袭一事造成媒体及公众的困扰感到非常抱歉”,“在3月14日说明会上张伟的不当指责及态度,百代公司也已于会后第一时间对他提出了严厉申诫,而张伟本人也表达了悔意”。至于是否真正承认抄袭,百代解释说:“按照国际惯例,只要旋律超过8小节雷同,不论创作者有心或无意,皆视为‘抄袭’。百代唱片基于对智慧产权的尊重,在发现此一事实后,立即着手版权的处理,这也表示百代唱片并无意回避花儿专辑中部分歌曲已构成‘抄袭’的事实。”
在这场危机事件的处理中,显然EMI处理的不够周全。大张伟的张扬个性和口无遮拦,公司早就应该采取封嘴行动。既然已经开始处理版权问题,就应该尽早表态尽早认错。俗话“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虽没这么严重,可也体现大多数人的心态。当年苏永康的涉毒事件,就是因为打死都不承认,直到警方铁证如山,导致信誉尽失,形象俱毁,事业迈入低谷。对于香港市民而言,欺骗比摇头丸更令人反感。
其实对于喜欢花儿的歌迷,包括喜欢《洗刷刷》歌曲的人有几个在乎你歌曲的旋律到底哪来的,有几个又真正了解8个小节的概念到底是什么,听得高兴就好。况且知错就改,亡羊补牢,有几个人又真的会和这几个孩子较真儿。
当然唱片公司也应该引以为戒,毕竟是国际公司,版权处理,及尊重知识产权方面更应该格外谨慎。也别觉得大家都是“神经病”,都不厚道,你们追查别人对花儿专辑的盗版和侵权上,一点功夫都不少花。别轮到自个儿,就觉得大家都欺负你。
这场危机是否随着EMI的二次声明平安度过不得而知,而涉及被侵权的唱片公司,歌手,创作者会不会因此风波而找上门来讨个说法,EMI可能已经忙得焦头烂额,还是让他们自己慢慢处理吧。
咱就别添乱了,原本就不景气的中国原创歌坛,好不容易红了几首歌都被安上“抄袭”的帽子,已经让人够郁闷了,开心一点吧,来,MUSIC!我们一起跳起来吧:“我,喜刷刷,喜刷刷!。。。。!”
(PS:儿歌《两只老虎两只老虎》也是日本货,居然曾经被改编成“打倒土豪打倒土豪”,李叔同的《送别》的曲为英国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