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十年特辑 |

六年前,我认识了高杰。第一次接触,工作关系。那时我在sony music,也是我第一次去西安。
回过头来看,那时我刚毕业,不爱多说话,第一次的见面,大多数的时间我们都在说工作。我没想到,这之后,我们做了很多年不时常联络、但很投缘的朋友。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非常好的朋友,我和她都认为高杰是个心思细密、表面温和内心固执坚持的人。后来几次去西安,在出租车上我偶尔听到过高杰的节目,我总是觉得,节目里的那个人实际上只是他生活中的某一个侧面,其实高杰真正招人喜欢的那一面,未必给听众见识过。他有时蔫儿坏,常常在一堆人中半天不说话,偶尔冒出一句,直奔要害,特给劲。
无论是我去西安,或他来北京。我们在一块儿吃饭,他常常偷偷把单买了。我问他:谁让你结帐的?他总嬉皮笑脸:嘿嘿,没事儿。
几次作电话联线的直播,在节目开始前,他会告诉我今天要聊什么,通常他会说:说说你最近的作品。可节目开始了他就不按常规理牌,没说两句正题,他就逼着我报报最近的八卦,如果我试图打马虎眼混过去,他就会在话题兜了一圈之后,再想方设法饶回来,最终,就象逼供似的,要我证实那些我还尚未听说的八卦的真假。无论真假,我只能装傻:应该不是真的吧。现在我偷偷的告诉大伙儿:那些他逼着我证实的八卦,都是真的!
我很想念好多年前跟满江、海心、高杰、周亮在西安某个火锅店热火朝天边吃边侃的那个晚上,想念高杰一个又一个的段子和周亮怪模怪样模仿某艺人的夸张舞姿,因为酒精过敏我一直不怎么喝酒,可那晚我的脸跟秧歌大队打头阵的大妈一样,海心时不时的一边掐一边乐。
在写这篇文字之前,我因为乱七八糟的工作,一拖再拖。每次看到高杰温和的短信息,总深感内疚,但愿它还能赶上印刷的日程。
人以群分,我和辛欣、瞿颖能跟高杰成为很投契的朋友是因为我们都是善良的人。
结尾,再多打一句话,“我们都是善良的人,所以离幸福最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