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新年,没有想象中的悠闲,依然不依不饶地忙碌着。大家都在感慨一年比一年没有新年的气氛了,除了忙,公司也许真的很渴望锻造我们的七情六欲。天生不是工作狂,却因为性格中的缺欠成就着工作的认真与执着,然后难免的,有时会抱怨公司的薄情寡意。自小学习,有付出才有得到。长大之后,冷眼的,会有受骗的感觉。工作如此,感情亦是如此,多多少少的疾世愤俗。俗人一个。
白天午休的时候,在看菊开那夜的书。有些苍凉的爱情。太多的背叛,结束了或是杀掉了爱情,却偏偏渴望得焦灼而热烈。有些阴暗,有些灰色,有些冰冷,在逐渐阴雨的天气中蔓延开来,以至于整个的午后,我无法面对我的八股文总结。我艰难地将思绪从千里之外的虚无缥缈中抽离回来,却挣扎着难以割舍故事里那些充斥着个性的人物。于是,我草草地结束自己漫不经心地杜撰,粘上张图片充当内容。更多的时间,用来发呆。好象也没想什么。只是想沉浸在小说的忧郁氛围中,幼稚得如同小女生般的多愁善感。
晚上的时候,在看林语堂的《朱门》。几日前,有本杂志在遗憾当今的所谓作家实难以与当年的媲美,诸如林语堂、张爱玲之类的,笔下的人物暂且不说,个个能以英文写作。倒没有跟着嘲讽的意思,只是恰好喜欢列举的两位。读过好几遍的《京华烟云》,所以读《朱门》的时候有很熟络的感觉。看到了一位大家闺秀专注忠贞的爱情。想想白天书里妖饶的小女子,个个都是带性命来交集男人的。猛然地,觉得林先生那里的爱情是单纯而干净的,现在的,是干脆而纯粹的,多了更酣畅淋漓的痛。毕竟时代两个字,造就了生灵的迥异。
情人节的晚上,开始读《子夜》,重温小时候的一部电影,现在都不记得到底有什么画面。很深刻的,是纸醉金迷与资本家两个概念。大约小时候看到的,觉得是奢华而腐败的。其他的,什么也不懂。随手翻阅着,一开头就写了吴老太爷的撒手西归。吴老太爷是被花花世界吓死的,因为他是腐朽保守的象征。在读到睡意朦胧的时候,我忽然觉得明白吴老太爷的感受了。在那些狂乱的夜,我就是吴老太爷,我看着那些躯体的舞动,我无法体验她们的快乐与投入。当然,我不以死亡来妥协。有些言重了,但真的有几分。
不会是书看得有些错乱了吧,呵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