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的兵太多了,写得太长了,下面简单写。。。

吴哲---新一代军中骄子
又一个近乎完美的兵。学历高、有思想、善思考、军事素质好、长于雄辩、帅,还有一颗平常心。最欣赏的是,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经历了千辛万苦,进了老A。然后,又振振有词的历数了老A的种种不是,炒了老A的“鱿鱼”。老A多牛呀,他比老A还牛!好像他进老A的目的就是一个,证明自己的实力,然后又潇洒的炒了它!这是强者、智者的挑战。当然后来,他还是被比他更强势的袁朗征服了,那是强者之间的较量。吴哲是编剧心目中现代军人的代表,也是观众心目中的楷模。
这是一个很讨巧的角色,演员李晨驾轻就熟,演得很得心应手。


马小帅---七连的骨头
镜头不多,给人影响很深刻。像一幅小品素描,编剧寥寥几笔,把个可爱的、有个性的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刚来七连时,和班长比大小,还问人家几月生的,真可爱!他的那个入连仪式,比许三多的壮观多了,也精彩多了,智商高嘛!演习隐蔽时,被连长发现了,笑嘻嘻的,鼻子上还沾着稻草,真像个孩子。就是这个到七连时间不长,还是个孩子的兵,在连长“放水”让他继续参加演习时,掷地有声地喊出了“别以为我到七连没几天,就长不出七连的骨头。”拉响了求救弹退出了演习,蓝天白云下顶天立地的站起了一条好汉!让人感到了宁折不弯、精神永存!不为任何目的弄虚作假,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演员李梁像个孩子,很本色,却是话剧导演了。

马班长---有点糊涂的认真的人
老马班长一个政治素质、军事素质都很棒的人,在草原五班这个看不见希望的地方有点发懵了,差点自我毁灭了。我挺理解这个人物的,人是需要得到别人承认的,在那个“只能表现给羊粪蛋子看的地方”,人的精神是会崩溃的。老马毕竟是好兵,在三多的行动中他看到失去的自我,在从拾自我的过程中,他很痛苦,也很认真。“当兵的不干兵事。”“你们天天混日子,小心让日子把你们给混了。”分明是在训自己。后来,他觉得自己不是个“好兵”了,写了退伍报告,又一个认真对待生活的人!演员范雷应该是个军人,很有老兵的风范!

拓永刚---败倒的牛人依旧牛!
剧中写这个人物,实际上是为了写老A,写袁朗。没想到这样一个配角,却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很出彩,原因在于这也是一条硬汉。能吃苦、敢叫板,还能认错,挺不错的一个兵,就是控制能力不符合老A的要求,连袁朗都为他感到可惜。相信回到老部队,他一定比来的时候更棒,因为老A给了他很多。
演员很棒,客串一把,照样出彩。

剧中每一个人物几乎都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因为,在这部戏中,每个人都看到了自己向往的成长、向往的情谊、向往的人生。。。。其实,这部戏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戏,更加动人。。。
班长和三多、班长和班副、
班长和连长、连长和班副、
袁朗和三多、袁朗和成才、
袁朗和齐桓、三多和成才,
段段都很精彩。。。。
班长给班副下套这场戏,我很喜欢。。。男人之间的感情淋漓尽致!
连长和袁朗最后的那段对话,
连长:我酒量一斤,跟你,两斤吧!这个高傲的猴子。
袁朗:我酒量二两,跟你,舍命。他总是那么强势,尽管只能喝二两酒,依然有四两拨千斤的气势!
两个优秀的男人神交已久后的短兵相接!太经典了!

不能再写了,累死我了。。。总是被一件事激动着是很累得!下次写点我不喜欢的情节吧!
249手记:
其他人物:可能没有太多要说的,老马是个感情丰富而逻辑有些混乱的人,有点子人云亦云,但大处上还是能做到不含糊;吴哲是个斯斯文文不象军人的军人,可能会让人觉得他身上理想的东西时常要多于现实;团长和铁路这两主官照那个模子演倒也可以,在靶场上的时间远多于在老婆床上的时候,可爱的地方是有点子小集团思想,天天想怎么把自己那块地弄得再象样一点。
如果觉得李梦费解的话,这么说可以吧,李梦这位哥是作者本人对自己一段触及表皮军事生活的自嘲,同时对一些脱离现实的军事创作来说,他是个现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