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诗词计划:让诗词上墙

(2010-07-13 22:02:44)
标签:

诗词

学习

育儿

分类: 有关学习

http://s7/middle/4732c8d7ta42949ba1ef6&690



添添会背的诗词不多,不是添添没有学习的兴趣,而是我们没有了教的热情。或者说是有想法,却懒于行动了。

 

眼见添添明年上小学了,上学应该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不是因为孩子增加了学业的内容,而是因为孩子要做很多无意义的作业。

 

所以为了减少孩子学业的重荷,添妈计划在添添入学前的这一年,多让添添背些诗词。当然,背诵是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添妈的原则是不强迫,不急躁,不贪多,但要坚持,每天一首诗,添妈的作用是引导和提醒。

 

和添添商量了学习计划,添添非常高兴。说学就学,添添和妈妈一起行动起来。很简单,找来纸笔,将诗抄在纸上,然后贴在墙上,这样就可以随时学习了。饭后、睡前、玩乐中都可以看上几眼,学起来轻松省劲,一点也不枯燥。

 

因为不是每天都会想起来写下一首诗,所以兴趣浓时就多写几首,只是每天坚持背就可以了。如果不能做到一天一首,两三天一首也可以,如果坚持下来,一年也能背下百余首,这对于孩子上学后应对唐诗宋词就很省劲了。

 

基于这样的想法,添妈决定和添添一起开始学诗词计划。但这并不是众家长和众育儿专家所说的早教。有的家长看到早教好的理论,就把学前的孩子推进课堂,让孩子过早地体味到了学业的无味和苦痛,而家长却全然不知,无比欢欣地期待“神童”和“天才”的诞生。另有一部分家长,看到了早教可能抑制孩子智力发展的理论,就肠子都悔青了一样,痛苦不迭地责备自己不该早早地教了孩子若干的知识。

 

其实,人的一生在学习上没有明显的界线,家长对孩子的启蒙不应该随着学制走。有的家长认为上学前什么都不用学,只要玩好就行了,可是如果没有对孩子在思想上进行启蒙,孩子玩得也有局限,沟通、理解、推理、变通、举一反三、认知等等,这些能力都不会太强,所以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那种整天拿着棍棒耍的孩子。添妈觉得我们家长要忽略“早教”这些概念,不要被早教是与非的理论所左右。我们所能做到的也就是启蒙,我们把启蒙做好,就已经很不简单了。至今还没有谁会说到“启蒙”也不好吧?

 

用诗词来促进孩子的语言表达、词汇运用、理解力、对美的欣赏,也是不错的启蒙。不要认为孩子不理解诗,优美的韵律是孩子的心灵可以体会得到的。虽说孩子不会明白晦涩诗句的全部意义,但孩子可以知道其中个别字词的意思。他会体会到诗的大致意境,他会欣赏诗的美妙。

 

知识是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背过诗词的孩子上学后在课堂上很容易将以前不明白的地方学会,并且进入诗的意境,了解诗的全部内涵;而没有接触过多少诗歌的孩子在学习上却只能停留在“点”上,举例说,他首先要掌握的是诗句中个别词的理解,如“日”的意思是太阳或每日的意思,而却没有能力理解诗的整体美和意境。

 

添添的诗词学习计划启动了,看看我家墙上的诗吧,有添妈写的,也有添添自己写的。对于超级爱写字的添添来说,自己不动手抄写几首,那是不过瘾的,所以从今以后上墙的诗就由添添自己抄写了,添妈则用省下的时间:写博。

 

添添学诗词,不是为了考高分,排名次,而是为了学业上更加轻松。现在的孩子都算得上是聪明,要掌握一项技能所花费的时间是差不多的,所以早学点,后边就省劲了。让添添学诗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添添的文笔和语言表达能力强一些,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而恰恰大有研究生和博士生仍写出狗屁不通的文章,为了避免这个,小孩子背点诗词还是有益的,不求熟练,掌握个别的词句也是好的。

 

小贴士:

1、可选用不同色彩的纸和笔。

2、纸张大些、字体大些。

3、用宝贴(据说大陆没有,只有香港可买到)把纸贴在墙上,这样不会毁坏墙面。还有一替代的办法,在市场上可买到纸胶或美纹胶,撕下一条卷成一个圈,就要以当双面胶用了,同样不会像双面胶或胶带那样对墙面有损坏。

4、贴在墙上的诗不要整齐对对排,而要错落有致,看起来也美观。

 

 

http://s7/middle/4732c8d7t8b4554beba26&690

http://s10/middle/4732c8d7t8b4555575c99&690

http://s16/middle/4732c8d7t8b4555ff3f1f&690

http://s5/middle/4732c8d7t8b455697d0e4&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