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指导教师职责与管理
(2011-04-12 13:50:03)
标签:
杂谈 |
支教指导教师职责与管理
为加强支教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选配优秀支教指导教师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支教指导教师挑选的都是教育教学水平高、能力强、有经验的教师来担任。支教指导教师在指导期间要做到五条、突出三个重点。为了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支教教师的支教质量,使其得到全面发展,特制定支教指导教师职责如下:
一、指导教师要做到五条:
1、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关心支教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督促支教教师遵守纪律,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努力完成支教任务。
2、指导支教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编写教案。抓好备课和说课,听支教教师讲课,全面掌握支教教师各方面情况,在指导时及时发现与解决有关问题。
3、指导支教教师的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议、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各项教学支教工作。
4、审查支教教师的教案,对审查通过的支教教案要在支教教师讲课前签字,听支教教师讲课并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5、对支教教师严格要求,热心帮助。对支教教师的缺点、错误应提出批评,对情节严重的应及时与校领导联系解决。
二、指导教师突出三个重点
1、支教示范
一是忠诚教育事业的示范。做到热爱教育、敬业乐业,不为名利、甘作人梯,勤耕教海,造就人才,使支教教师从自己的敬业精神中体验和感受教师职业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培养和巩固献身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
二是为人师表的示范。做到严于律已、以身立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谦虚谨慎,公正、诚实、宽容;艰苦奋斗、仪表端庄、文明礼貌,使自己的行为习惯成为支教教师的表率,使支教教师受到职业道德的熏陶,自觉加强师德修养。
三是课堂教学的示范。在正确处理教材,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教学机制,改革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的设计等方面为支教教师树立榜样,使支教教师了解教学常规,了解指导教师的教学风格、特点及教法的运用等。
四是语言示范。指导教师要讲普通话,做到准确明晰,具备科学性;简明炼达,具有逻辑性;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通俗易懂,具有大众性;抑扬顿挫,具有和谐性。
五是板书示范。板书设计做到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抓住联系,形成整体;书写做到工整、规范。
2、课前准备:指导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课前指导,尽可能把问题消灭在课前。
一是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支教教师在备课中做到:备大纲,了解教学要求;备教材、弄清知识体系,找准重点、难点,确定好教学目标;备学生,了解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力求教学“有的放矢”;备教法,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能力为主线的教学程序;备教学语言,做到表述准确,条理清楚,富有启发性;备教学技术,做到演示正确,方法得当,操作熟练,善于发挥教具和学具的直观作用;备作业,做到练习设计循序渐进,有针对性,紧扣教学内容,夯实双基,培养智能。
二是认真审阅教案,对支教教师的教案,指导教师要做到“五看”:一看格式是否规范,是否符合有关理论要求;二看“六备”是否齐全、恰当;三看教案的操作性如何,是否层次清楚、过渡自然、环环紧扣;四看教学双边活动配置是否得体,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五看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是否同步。指导教师看完教案后要提出修改意见。
三是说课过关。说课一看是否精讲多练;二看教法是否具有启发性;三看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分配恰当,四看教学语言是否通俗流畅;五看板书是否工整、规范。凡说课不合格者,一律不能上台施教。
3、课后评议:对支教教师的评课要实事求是,不能求全拔高。
开始可放在:课堂结构是否完备,教学环节过渡是否自然,知识讲解是否准确,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教学双边活动开展如何等方面;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要求,一看是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二看组织教材是否恰当,三看教学方法是否得体,教学手段是否先进,四看学生积极性是否调动,五看是否重视智力开发,六看教学组织是否完整、紧凑、高效。对于教学中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要毫不含糊地指出,帮助支教教师上一课进一步,不断总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