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钢铁总经理殴死:都是重组惹得祸!
(2009-07-27 10:08:18)
标签:
通钢集团重组总经理殴死刘泽斌博客财经 |
分类: 时事评论 |
昨天,吉林通化钢铁集团总经理陈国军被职工围殴致死,起因来自于重组。这个重组不是国有企业之间的重组,而是与一家民营企业进行重组。背景资料显示,通化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吉林省最大的钢铁企业。通钢集团现拥有资产总值268亿元,具备年产钢700万吨的生产能力,总部位于长春市。2008年,通钢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244位、中国企业纳税200佳第195名。下辖通化钢铁、吉林钢铁、通钢矿业、磐石钢管、四平制品、通化网航、通钢国贸等7家子公司。
我不明白的一点就是,一个在去年还是500强的中流企业,为何要与民企进行重组?毕竟当今我们的大旗还是央企高举,既然是国资且排名良好,为何非得与个体户进行“强强联合”?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是做强做大的需要?是进行专业联合重组?还是暗度陈仓走私国资?
我还注意到,参加阻止个体户并购通钢的员工有数千人。这里不仅再问一句:个别人滋事阻止改革我们可以理解,然“7.24”事件有数千名员工参加,可见这个重组的“预案”制定的非常草率。另一个层次上可以看出,这个与个体户的重组不得人心,因为凡事不能失众!记得2007年5月22日,厦门市的公民在同一天收到一条短信:“翔鹭集团合资已在海沧区动工投资(苯)项目,这种巨毒化工品一旦生产,意味着厦门全岛放了一颗原子弹,厦门人民以后的生活将在白血病、畸形儿中度过(原文如此)。我们要生活、我们要健康!国际组织规定这类项目要在距离城市一百公里以外开发,我们厦门距此项目才十六公里啊!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见短信后群发给厦门所有朋友!”这个故事的结局是该工程离开了厦门另辟他处。
东北,这个自建国以来,双肩托举着共和国命脉的省份,随着发展的需要,一些工厂被解体、拍卖、并购及破产,一些曾经为共和国建设付出艰辛汗水的人们,现已步入老龄。其子女或是下岗或是无业、或是家中的老人久病卧床无钱医治,不得已在全国的歌厅都可以看见东北小姐的身影。
“做贡献”可以,但不能断了“后路”。常言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对于东北来说,似乎不大对路。东北地区的改革已经进行了N年,在取得一个经济效益的同时,大家也发现了一些承诺没有得到兑现。北方与南方不同一点就是,南方企业员工将企业当成自己暂时生存之地;北方企业员工把企业当成终身糊口之家。于是,出现了职工捍卫自己的家园不被他人“掠夺”等聚集事件。其实,通化钢铁公司“7.24”事件绝非偶然,早在今年的5月,互联网就出现了许多员工及家属为阻止重组而自发抗争静坐的图片。
中国还有一句古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何为高?论企业,唯有国家控制的为高。遗憾,通化钢铁公司的重组是与“著名的民企”之间进行,在目前公信力和诚信低下的年代,谁敢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
通化钢铁公司的这次总经理致死事件告诉我们,企业改制必须进行,但凡事务求有度。我们可以看出,聚集的职工家属在看到陈国军的死依然没有退缩,到是在省政府发出停止重组的“红头文件”后方可散去。职工家属何来如此巨大的力量,我们的有识之士不能不察,为政者不能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