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公民民间公约》民间征集 请你发声

标签:
杂谈 |
http://qp.qq.com/cgi-bin/cgi_imgproxy?url=http://img01.timedg.com/attachement/jpg/site1/20120710/90fba626dbcf1165adf31a.jpg&size=0请你发声" TITLE="《东莞公民民间公约》民间征集 请你发声" />
王华礼
http://qp.qq.com/cgi-bin/cgi_imgproxy?url=http://img01.timedg.com/attachement/jpg/site1/20120710/90fba626dbcf1165adf51b.jpg&size=0请你发声" TITLE="《东莞公民民间公约》民间征集 请你发声" />
郑小琼
http://qp.qq.com/cgi-bin/cgi_imgproxy?url=http://img01.timedg.com/attachement/jpg/site1/20120710/90fba626dbcf1165ae4421.jpg&size=0请你发声" TITLE="《东莞公民民间公约》民间征集 请你发声" />
林道明
上月底,在市主要领导联系政协工作座谈会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指出,“无论你是否具有东莞户籍,只要在东莞工作生活,都应该爱护这座哺育和养育了我们的城市,为这个城市作贡献,捍卫这个城市的荣誉。”在徐建华看来,东莞是一座人口严重倒挂的城市,人口结构复杂,要实现和睦相处,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东莞等目标,需要各方力量的参与。
徐建华提出,新老莞人应有双向感恩的心态,珍惜东莞这片热土,要淡化新老莞人概念,强化东莞公民的意识。这番话掷地有声,引发社会各界热议。
为此,本报今起推出《东莞公民东莞梦》系列报道,同时联动民间意见领袖,共同面向读者征集《东莞公民民间公约》条款。在征集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本报将与东莞各界代表一起,集纳集体智慧,对征集到的条款进行探讨、筛选,共同拟定一份《东莞公民民间公约》。敬请读者垂注、积极建言。
事实上,早在5年前,东莞市政府提出以新莞人代称外来工,其目的不仅是为了从概念上消除对外来人口的歧视,同时也是希望在权益上给予其更好的保障。5年过去,从政府的角度看,概念和政策也在与时俱进,在建设幸福东莞的当下,“东莞公民”理应成为一种共同目标,那么,我们该如何做一个东莞公民呢?
“我们应该有一份‘东莞公民的民间公约’,这份公约是由东莞公民对于履行公民身份的共同约定,并切实执行,这样有助于推广东莞公民意识,并让大家明白,该怎么做一个东莞公民,怎样才算是一个合格的东莞公民!”民间环保人士王华礼说。
省人大代表郑小琼,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人士林道明等民间人士纷纷就此发起热议,探讨《东莞公民民间公约》条款和认识。
东莞的发展,需要你我他共同推动。《东莞公民民间公约》的推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我们人人有责。应该怎么约定这个《公约》,请把你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邮箱、微博私信或者信件等方式告诉我们,让我们一起来完成我们的“约定”。
每个公民都要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
说起王华礼,在民间环保界可是大名鼎鼎。他不仅是一名环保志愿者,还是东莞民间环保组织——东莞市绿色珠江环保促进中心的创始人、总干事,他还有个蜚声在外的绰号,“耗子”。
这些年,王华礼一直都致力于民间环保工作。常常策划各种环保活动。此次“东莞公民”的提出,王华礼很是兴奋,“我多年前就有这样的想法。”
2008年,绿色珠江联合市环保局等单位发起了“我爱东莞”的环保行动。王华礼说,“‘我爱东莞’就是我提出的,我觉着爱护地球家园那么重要,每个人要热爱自己的家乡,同时热爱自己生活的热土。”
在王华礼看来,从市民到公民,是一种跨越。“市民还是市井小民忙于生机的一群人,公民自然不是政府给的,而是人民的觉悟。公民就是城市的主人,要身体力行肩负一个公民的责任,去关心城市的发展,现在广东到处都在推动垃圾分类,这个事不大不小,交给政府做不了,必须要每个人参与。作为一个公民,他就会做好自己的本分。”
王华礼说,“我们一直在推的环保,不是一个说教的事情,就是做人的教育,就是公民意识的提升。多年来,一直都在推公民意识,每个公民都要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譬如说垃圾分类,每个人都做好的话,就不会有难题了。”
公民责任,首先就是要爱你生活的这个地方。
2003年,王华礼来到了东莞,他老家是山东青岛即墨的。他说自己没有城市或地域的划分,到哪里都喜欢那个地方,都会去了解那个城市的人文故事,把故事与人分享,把自己当成城市的主人,主动融入当地。
未来的东莞,王华礼认为必然会成为一座大城市。“它不是谁的,不管在这座城市中的人来自哪里,他都是这座城市的主人。” 王华礼认为,现在的政府改革已逐步转向了服务型政府,所谓小政府大社会,很多社会管理的事务,都应该由社会自行解决,就会出现很多市民领袖,他们发现了问题,发起倡议,很多人认同,就纷纷去响应,问题就解决了。
对东莞公民民间公约,王华礼认为感恩、尊重、付出是最简单的条款。
“只要他觉得自己有一天会离开,那么他对违法排污就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他把这座城市当成自己的家,企业往河里倾倒污染物,他一定会很心痛,就会有强烈的愿望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
民间观点
郑小琼 省人大代表、打工诗人
民间公约应平等地享受权利承担义务
从东莞流水线上走出的省人大代表,郑小琼是第一人。作为全省首批农民工人大代表,被誉为农民工“代言人”的她,对东莞公民也有一番见解。
“我欣喜地看到东莞政府强化东莞民众的公民意识,这个是相当大的进步。”郑小琼说,公民本身意义就是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外来工在享受权利与承担义务方面被真正纳入东莞公民这个群体,她是非常支持的。
谈起民间公约,郑小琼说得最多的是“平等”一词。郑小琼认为,从现实来说,要激发公民意识,首先要让他们能平等地享受公共服务。从长远来看,最重要还是要实现权利上的平等,比如政治参与等,否则道路依然很遥远。公民意识在于权利和责任的认同。
在郑小琼看来,东莞提出东莞公民这个概念,其意义也应该是让所有居住在东莞的人在享受权益的方面是平等的。
郑小琼表示,当年,正是基于东莞公民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在教育问题上不能享受平等待遇,才提出一个新莞人这个概念,制定相关加速保障这部分公民权益的政策。
林道明 中华易学研究会副会长、东莞市志愿者拓展总队启慧国学分队队长,广东狮子会百善服务队创队理事
要倡导“讲信修睦”培养讲礼重孝传统
“从新老莞人到东莞公民,是东莞人文建设进步的表现,更是东莞这个大都市‘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体现。”林道明说。
对于东莞公民民间公约,林道明坦言,就是大家要把东莞当作自己的家来看待,把所有东莞人都当老乡来看待,都当成自己的亲人来看待的一种公民意识,东莞的事就是我的事,不能置身事外。这个城市好了,周围的人好了,对我们大家都会有帮助的。
在他看来,东莞公民民间公约要倡导“讲信修睦”,培养当代东莞人讲礼、重孝的传统,以及行善重义、形成邻里关系和睦融洽的风气。
提出“东莞公民”目标,林道明认为,这对政府做好社会管理,有非常大的作用。东莞公民的心声及建议,可以给政府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的依据,对于政府实施民生工程,做到“养民”、“育民”、“教民”,都有很好的作用。
在东莞生活了20年,林道明说自己爱着这座城市。在莞20年间,他在东莞市轴承厂、东莞市科技局等国家机关单位工作过,也自主创业,办过公司,现在则主要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将来,我会选择长期定居在东莞。”林道明说。
该有哪些条款 该怎么约定,请你来提
全城征集
由民间人士发起,时报邀请你一起,参与到这股“公民风”里,请你来提提《东莞公民民间公约》该有哪些条款,该怎么约定?你可以发送电子邮件到dghuahun@126.com,或者登陆新浪微博@东莞时报,或者通过信件的方式寄送到东莞市南城街道三元里8号11楼时事新闻部(注明东莞公民民间公约征集),把你的好想法、好建议告诉我们,一起构建“东莞公民”目标。(记者 李春燕)
前一篇:脚下垃圾200路人视而不见
后一篇:「剧本」阿嬷说不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