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们经历了一场场大风大浪,菜油、泡面、猪肉,整个食品和能源在领跑涨价风,涨让谁心跳?是生活在底层的百姓和挣扎在生活线上的外来工,不幸的是屋漏偏遇连天雨,水也跟着涨价,我想即便1毛钱的波动,对于生活在底层的人心理也是一种考验,前几日厚街某工厂不是因为食堂涨了几毛钱就罢工上街!虽然食品价格都在上涨,可是工人们都会认为工厂可以消化这点浮动。我想,我们不能让这场涨的浪潮去波动底层人们的心。那么水紧缺已经摆在面前,又不能坐视不管,前几日环保局不是发话阶梯水价吗?阶梯水价我们已经期待许久,却只闻其声,不见其踪,该是它发威的时候了。
水的紧张关键在一个"费"上,举个例子,假如东莞现有的200万辆汽车平均每个月洗车2次,现在的洗车业每一辆车的用水量在80升左右,一年下来就是接近60亿升水。像我这种全家一年用水量在80000升左右的居民,单洗车业的浪费就可以让7.5万人使用1年了。高耗能企业和行业在东莞比比皆是,例如印染、造纸、洗浴和餐饮等行业。和人工成本的增加不同,技术改造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是一次性的投资,而且一旦投资就是在赚钱,因为省水量是惊人的,我们看到很多大型钢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中水回用,实现了企业利润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人民是考虑腰包的钞票,企业是考虑商业利益,不论对人还是对企,经济杠杆是最好的调节器,单纯的提高水价不仅不能解决浪费问题,还会引来怨声载道。我们不妨去思考一下水费的构成,水价=水资源费
+供水企业(成本+正常利润)+
污水处理企业(成本+正常利润),不论对人对企,供水企业和污水处理企业的成本是一样的,但是对人来说水是生命的保障,对企业来说水是利润的保障,那么水作为一种资源,很显然没有体现其应该有的帮助企业创造利润的价值。那么既要保障居民生活,又要保障企业生产,怎样来平衡,阶梯水价是个不错的选择。
和有媒体评论政府"禁养猪"是缺乏睿智一样,水可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资源,虽然强硬的政令不可抗拒,但是违背民意就是不懂水的属性。节水是我们对待水资源的态度,通过经济杠杆来推动企业改造是一条途径,政府在这面应该有所作为,不要动不动就是调水,看到满地横流的水我们总该思考,为什么这么多水不仅不能用,还成为政府班子一块心病,政府应该首先拿出行动,就从绿化节水开始,看着自来水流到草坪里,我心痛啊,一方面民众担心腰包越来越瘪,另一方面看到公路上到处是绿化工人们拿着水管哗哗的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闻回放————————————————
<水价上调在每吨1-2元之间>
水价可能会适当上调
东江与水库联网之后,水价是否会有所上调?
东莞大城区目前的用水价格大概在每吨1.2元左右,"其实这个价格不是很合理,没有真正体现用水的价值。现在,我市的水价上调空间还很大,东江与水库联网之后,水价可能会适当上调。"刘伟全说,用水费用应该将平时污水的处理费用也适当地纳入其中。他认为,东江与水库联网之后,水价的上调空间在每吨1-2元之间。
生活污水不准排入水库
目前,几大水库的水质多多少少都受到了污染,如果东江与这些水库联网,抽进东江水入水库,水库也是一潭污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刘伟全说,目前,采用截污、治污与生物处理措施并举,同时考虑节水优先。全面查清水库集雨区内的所有排污口,加强对保护区内点源污染的控制,逐步实现雨、污分流。
对偷排、漏排入库污染源,将采用在线监控的方式,加强监管。对水库周边已开发建设的楼盘,居民的生活污水不准排入水库,生活污水需通过处理之后排入市政管道。另外,水库周围的产业结构及布局,也将进行调整,减少污染源。
闸门把关水质不会互相影响
东江与水库联网之后,万一东江或者9个水库中有一个被污染,会不会发生连带污染的情况呢?
兰建锋说,9大水库和东江之间相互是有闸门隔开的。需要补水时,打开闸门;不用时,关上闸门。一旦出现突发的污染事件,只要把闸门一关,这样就不会影响到互相的水质。
污企偷排将被关停罚款
对于水库周围的污染企业,将做如何处理?
"目前来说,水质的主要污染源是工业污染。"刘伟全说,耗水量大、污染大的行业,如造纸、电镀等,有关部门计划将他们统一归园,集中在远离水源的工业园区中进行管理,对这些企业排出的工业污水进行统一处理。对于偷排偷放的污染企业,将对他们实行关停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