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陈晓旭不治疗乳腺癌?

(2007-05-21 09:17:19)
标签:

乳腺癌

陈晓旭

圆寂

当今社会,人普遍比较功利,而且马后炮比较严重。如佛陀讲贪嗔痴是恶源,恶源比比皆是,妙真法师的癌应该也和生活习惯及饮食不无关系。
   
妙真法师(陈晓旭)离开了我们,她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因为她的电影还是因为她的出家,我想两者兼而有之,但是后者居重,其出家社会有着很多的猜疑,走后 媒体又在探讨她生命的抉择,是乳腺癌夺去了她的生命还是另有原因,我想说也不能定论,但是在凡尘中我们都相信是乳腺癌夺去了她的生命,很多人开始为她的死 鸣不平,相信癌没有什么可怕的。
    42
岁无疑是年轻的,还有大好时光可以生活。佛门是信则能入,智则能度,显然,陈晓旭还是晚了一步,她如果7年前信佛开始就遁入空门,或许她10年闭关后传播国学的心愿也可达成,她的身体是否因忙于生意而拖累不得而知!但我想未必不是。
   
近些年总是在看着明星陨落,好像损落之路不过三,癌、毒、祸,车祸频频也不知死了多少明星,我记得洛桑最火爆时,喝酒驾车丧了性命。吸毒在演艺圈也比比皆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柯受良死在异乡。刚刚过去这12年,有多少明星死于癌症?傅彪死于肝癌、李媛媛死于乳腺癌、赵丽荣死于肺癌、梅艳芳死于子宫癌,癌已经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当我们谈癌色变之时,似乎很多人对于癌是乐观和无所谓的,否则癌怎么一再成为死亡的主因呢!

媒体对于妙真法师(陈晓旭)乳腺癌之事颇多微辞,似乎她接受手术就一定可以挽回生命一样,如果手术可以挽回生命,上面死去的人还会离我们远去吗?要搞清楚这些,一定要了解什么是癌细胞。

癌细胞是人体中的一种细胞,而且布满了身体的每一寸肌肉中,它和其它细胞一同构成了人的身体。中国道家讲阴阳五行,就是告诉我们身体和自然同样遵循一个道,就是大道自然。有人得了癌症,肯定是身体失去了平衡,癌细胞被意外激活,它抑止了其它细胞生长,而自己却疯狂的生长,于是就形成了肿瘤,我们说的癌症。西方医学的经验是把肿瘤切除,这种改变自然规律的方法在短期内确实存在效果,带来的副作用也是非常大的,癌手术后,病人需要常年服用抗生素和接受放、化疗辅助治疗,其结果是头上寸草不生,痛苦可想而止。

    美国天才心理学家肯恩。威尔伯的名著《恩宠与勇气》,记录了他和已故妻子对抗乳腺癌的真实故事,书中提到,如果你得了癌症,首先你必须了解,你所能获得的一切资讯,都是神话。因为医学到目前为止,还无法解释癌症的起因,也无法治愈它。医学本身已经被大量的神话和误解所感染。手术确实可以治疗癌症,并延缓一个人的生命。正如前段时间争论的中医、西医一样,佛陀告诉我们,能治的病中西医都能治,不能治的病,谁也治不了。讲一个真实的故事给大家,一名医生向一个癌症晚期病人推荐一种创新的治疗方法,病人问:“医生,我如果接受这种癌症手术,还可以活多久?”医生说:“12月左右吧!”病人接着又问:“如果我不接受手术呢?”“可以再活15个月”医生回复到。在癌症领域这是千真万确的故事,每天都在循环往复的上演我刚刚讲的故事,不过不幸的是这个故事发生在国外,因为国内的医生多不会告诉你真相,依据中国的法律,即便你不知情,也拿医生无奈。美国每天有1500人死于癌症,大家对照一下911来衡量癌症的杀伤力。

尊重一个病人的选择,这是一种文明。妙真法师(陈晓旭)选择不用西医,是因为她相信大道自然的定律,西医的手术并不能治病因,而只能治病过,佛教徒是相信因果关系的,他们不会选择一种只针对结果的方法,因为不查出因,果便会循环往复。中医的治疗重在调理,我们讲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选择中医治疗显然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而放弃西医对于癌症的治疗,是因为妙真法师(陈晓旭)已经知道她的病,不是医可以好的了,她不希望自己成为医生的另一个实验品。

而癌症的杀手锏不再医生手里,在每一个人自己手中,这一点和佛陀教育是一致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论你去拜谁?菩萨、佛陀还是耶稣、老天都是没有用的。癌只有靠预防和调理才能真正化解。我认识北京奥运宣讲团的白阿姨,她已经7080岁了,曾经到了癌症晚期,她不相信西医的治疗,靠着自己的努力用5年时间将癌细胞统统消灭,她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告诉人们,癌症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的懦弱,平时预防才是关键,不要临时抱佛脚,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如果每天不收敛自己的放荡生活,哭都来不及了。得了癌症也不要害怕,只要下定决心调整心态,注重饮食和起居,我相信一定会好的,白阿姨就是我们身边的活例子。而妙真法师(陈晓旭)却是因为出家太晚,如果她提前1年遁入空门,放弃一切凡尘杂念,用心学习佛法,加之寺院平静的生活,她已经会战胜癌症的。

她走了,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案例,一个基金和一段记忆。我们应该怀念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