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瞅瞅影视 |
题记:我刚看完我们南大学生演的话剧《〈人民公敌〉事件》,心灵极其震撼,迅速把感受写下…… |
两个俯瞰整个戏剧的蒙太极人物一遍遍念“我在悲伤地注视着我们这一代的人! 我们的未来——不是黑暗便是空虚, 同时,我们在认识与怀疑的重压下, 早已经在无为中一天天地衰老下去。”缓缓拉上铁纱门,里面的李想们惊慌失措,扒着铁门喊“不”,发出一声声对青春的理想的未来的呐喊(我实在没记全台词,只是知道当时深深地震撼着我…)……全剧在呐喊中结束。
整场话剧借李想们的排演,把易卜生的《人民公敌》重要片断巧妙地穿插戏中,戏中有戏。全剧展现了一群满怀理想的年轻人面对严酷现实时的勇敢坚持和无奈放弃。里面适时安排出现的两个俯瞰整场事态发展的蒙太极的人物也颇有趣有意义。还有一个很小的片断让我感动落泪,即有钱老板的女儿陈歌和贫穷工人的儿子王笑交替的独白诠释想要的幸福是什么……陈歌在想父亲回家,她不愿意要花不完的钱,却希望工厂破产;而王笑在想简单的早餐和自己将来怎样不让父亲不再苦与累……
从环境保护这个层面上看,《〈人民公敌〉事件》无疑深刻揭示了存于经济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很残酷的现实问题:为了眼前的利益,人们往往活在虚伪的自我欺骗和盲目“保护”中,用惨重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劣的代价换取着物质的进步。但这部戏的深层意义并不仅在宣传环境保护,它在试图诠释理想、真理遇到残酷现实的冲击时青年一代的挣扎,用呐喊拷打已经丧失或尚未完全丧失理想的青年们日趋麻木的心灵。面对现实中的虚伪和谎言,我们是否有勇气打破?昨天的“陈厂长”是“李想”,而今日的“李想”是否会成为明天的“陈厂长”?是不是总是这样?时光会悄然磨去年轻的锐气,成长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放弃着一些真的东西,和大千世界磨合中失去本真的自我……
这部戏也拷打着我。《sound of silence》在剧场回荡中我问自己,青春的激情还在吗?对真理的坚持还在吗?我发现自己竟然不知道如何回答……
更多深刻的思考,似乎难以表达…有些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