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虎迎新岁,缅茄放光辉

标签:
文化收藏佛学 |
百虎迎新岁,缅茄放光辉
作者:蔡铁军
牛年将尽,虎年将临,又到了我刻制“百虎印”的时候了。
用缅茄刻制生肖百印,始于前年,今年是第三个年头了,只所以执着于缅茄篆刻,一是源于缅茄的稀缺,很多人不认识,用它来刻生肖印,更容易推广普及;二是缅茄作为一种篆刻材料,与石头相比,价格不高,可以大批量创作,让普通老百姓也能买得起心仪的艺术品。创作老百姓买的起艺术品,普及传统文化,一直是我努力的目标。
缅茄,是一种稀有的热带果实,形同茄子。干后坚硬如木,果身呈深褐色,蒂呈黄色,扁圆而长,大小不一。缅茄为苏木科缅茄属常绿大乔木,一般种植树10年后才进入结果期,每年端午前后(5~7月)开花,花白色或淡紫色,香味与玉兰相似,果实翌年1~2月成熟,荚果,每荚有种4~6粒。种子明显分为两截,上半截为革质假种皮,称为蜡蒂,呈正方形或长方形,色泽金黄,质地坚韧;下半截称为核仁,圆滑,呈黑褐色。
1885年,广东高州县城南华路的彭学元,把缅茄雕刻工艺发扬光大了起来,所雕作品有雀、猴、鹿、蜂、观音、佛像、《龙凤戏珠》和《双狮舞球》等,寓有“爵、侯、禄、丰”幸福吉祥之意;也雕刻图章印鉴。民间取其吉利,用作婚嫁馈赠,广为流传。
民国时,又有彭霭云、彭尧佳、彭金和、陈振武、陈世文、黎平等继承其艺,缅茄雕刻趋向精微,一茄之上竟然能刻《水漫金山》、《八仙过海》等民间故事,一颗缅茄雕可售白银两元,最高可售十五元。抗日战争时期销路受阻,艺人把产品拿到广州湾(今湛江港)向外国海员或商人兜售,缅茄雕刻作品从此传到海外。
2021.12.26.于居高草堂
部分缅茄百虎印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