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虎迎新岁,缅茄放光辉

(2021-12-26 11:50:53)
标签:

文化

收藏

佛学

百虎迎新岁,缅茄放光辉

作者:蔡铁军


牛年将尽,虎年将临,又到了我刻制“百虎印”的时候了。

用缅茄刻制生肖百印,始于前年,今年是第三个年头了,只所以执着于缅茄篆刻,一是源于缅茄的稀缺,很多人不认识,用它来刻生肖印,更容易推广普及;二是缅茄作为一种篆刻材料,与石头相比,价格不高,可以大批量创作,让普通老百姓也能买得起心仪的艺术品。创作老百姓买的起艺术品,普及传统文化,一直是我努力的目标。

缅茄,是一种稀有的热带果实,形同茄子。干后坚硬如木,果身呈深褐色,蒂呈黄色,扁圆而长,大小不一。缅茄为苏木科缅茄属常绿大乔木,一般种植树10年后才进入结果期,每年端午前后(57月)开花,花白色或淡紫色,香味与玉兰相似,果实翌年12月成熟,荚果,每荚有种46粒。种子明显分为两截,上半截为革质假种皮,称为蜡蒂,呈正方形或长方形,色泽金黄,质地坚韧;下半截称为核仁,圆滑,呈黑褐色。

      缅茄子的模样儿很像荔枝核,所不同的,是核上有一个异常坚硬的“蜡头”,颜色如蜡,但是坚硬得就如木头。这个“蜡头”可以雕刻山水人物,亭台楼阁、花鸟鱼虫等优美图案,使这颗缅茄子形成一件精巧的艺术品来刻图章,既美观,又耐用。

1885,广东高州县城南华路彭学元,把缅茄雕刻工艺发扬光大了起来,所雕作品有雀、猴、鹿、蜂、观音、佛像、《龙凤戏珠》和《双狮舞球》等,寓有爵、侯、禄、丰幸福吉祥之意;也雕刻图章印鉴。民间取其吉利,用作婚嫁馈赠,广为流传。

民国时,又有彭霭云、彭尧佳、彭金和、陈振武、陈世文、黎平等继承其艺,缅茄雕刻趋向精微,一茄之上竟然能刻《水漫金山》、《八仙过海》等民间故事,一颗缅茄雕可售白银两元,最高可售十五元。抗日战争时期销路受阻,艺人把产品拿到广州湾(湛江港)向外国海员或商人兜售,缅茄雕刻作品从此传到海外。

 高州的缅茄树有一个凄美的传说,相传明神宗曾经将两颗缅茄种子赐给太傅李邦直,李告老回乡住高州西岸村,“珍藏卧室。一日不见,疑为侍女所窃,杖逼至死。嗣后(种子)在其子床下萌发,冤情始白”。清《高州县志》载有《竹枝词》记述其事云:“缅茄树大已成寻,婢女含冤悲古今;硕果至今人不食,日久方见女儿心”。又云:“鉴江西岸浪如花,茂名城西日已斜,遥指晚烟初起处,缅茄荫里是侬家”。

   作为我国的一种独特的缅茄蜡蒂雕刻艺术已有300多年历史,深爱民间喜爱。过去男婚女嫁,多有用缅茄雕刻工艺品作赠礼的。高州竹枝词曾写道:“奴生西岸近莲塘,嫁与南桥何姓郎,愧我压妆无别物,缅茄刻就两鸳鸯。”清人黄若济有《咏缅茄》诗云: “其蒂宛涂蜜蜡黄,其实酷肖彭亨紫;小姑欣喜缀佩觞,雕琢斫萼成花枝”。

   缅茄雕刻是中华一绝,古人认为缅茄音同“免邪”,可作为护身符佩戴,并给主人带来幸运的力量让主人长命百岁大富大贵,所以缅茄工艺品历来为人们所珍爱。

   19575月,高州缅茄雕刻工艺品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并获奖,后被编入《中国土特产大全》一书,列为全国著名土特产之一,随之名声鹊起。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刘少奇,把它作为“国宝”送了十颗给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元帅。

 

 

2021.12.26.于居高草堂


部分缅茄百虎印欣赏 

   百虎迎新岁,缅茄放光辉


百虎迎新岁,缅茄放光辉

百虎迎新岁,缅茄放光辉

百虎迎新岁,缅茄放光辉

百虎迎新岁,缅茄放光辉

百虎迎新岁,缅茄放光辉

百虎迎新岁,缅茄放光辉

百虎迎新岁,缅茄放光辉

百虎迎新岁,缅茄放光辉

 百虎迎新岁,缅茄放光辉


百虎迎新岁,缅茄放光辉

百虎迎新岁,缅茄放光辉

百虎迎新岁,缅茄放光辉

百虎迎新岁,缅茄放光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