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插柳学诗
插柳学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411
  • 关注人气:7,3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2014-12-21 16:55:57)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建水团山民居(图片)作者:

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王剑冰

 

建水古城的西边有一片依地势而建造的民居,叫团山民居,团山的叫法真好,早先这里是彝族的居住地,彝语称“突舍尔”,意为“藏金埋银之地”。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居住的彝族人变少了,汉人多起来,渐渐的就成了一个典型的滇南汉族移民村。那是明洪武年间,一个叫张福由江西饶州府鄱阳县许义寨贸易入滇,先居建水城西门外之蓝头坡,后三迁择里,最终选择了这里。而后发展得人丁兴旺,衍为巨族。村庄背依青山,面临西庄坝子,也就是肥沃的山间沃土,不远是秀丽的泸江河,河水给村子带来了福气,说来你不信,还有一条带来福气的铁路呢,很早就修建的个碧石铁路,团山人也拿出钱来投资,非要让铁路在村子不远经过并且设立站点。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人员和物品可以直达村头。即使现在,也很少有哪一个村子有这等福气。
    6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张氏族人遵“百忍”家训为安身立命之本,家风良好,子孙好学上进,文武人才众多。清末时期个旧锡矿得已开采,张氏族人积极参与其中,挣得巨额钱财,他们有财不外流,皆回乡建盖豪宅,光耀门庭,这样,就使得团山民居一派亮丽,影响深远。

 走进这座虽然颓朽但依然闪现着当年辉煌的民居群落,一进进的院子让你知道,保存完好的大型民居还有15座,寨门3座,寺庙3坐,宗祠1座,祖茔1。穿流其间,似转迷巷神宫,一家家的依照山势与各家地基,布局灵活,建筑精美,代表了云南地方本土建筑发展的最高水平,因而也成为考察中国近代地方民营工商业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基本上是十年前了,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基金会将其公布为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确认团山古村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未经触动的人类珍贵遗产的典范。

来云南东南游走的人,必得要来建水团山民居看看,以不失遗憾。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村路。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街巷。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门头。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破败。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颓朽。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院落。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痕迹。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痕迹。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雕刻。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老宅。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老宅。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房顶的植物。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墙上的植物。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过道。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老墙。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过道。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庭院。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庭院。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过厅。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院子里的池塘。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雕刻。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手工。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院落。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卖手工物品的。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莲子。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泥砖。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敞亮的院子。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痕迹。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祖训。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刻石的祭祖歌。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生活。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生活依旧。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1937年就通了铁路。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根本走不完这些院落。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村里很少见年轻人。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泸江河正在涨水。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离村子不远即是有名的建水瓷主要产地。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画工在瓷器上作画。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细描。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打磨。


[转载]建水团山民居(图片)
细作。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