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蓝田日暖 乘美游心

(2009-12-06 08:55:39)
标签:

杂谈

蓝田日暖 乘美游心

 

——读李华中书法作品《教育锦言选》

杨传珍

因为工作关系,我 和李华中先生有过近距离接触。可是,这些年来,却没有留心他的书法造诣。这也难怪,李华中在担任枣庄市教育局长、枣庄师专党委书记以及枣庄学院党委副书记期间,从来没有自称是书法家,也很少在教育界出示过自己的“墨宝”。直到他以年龄关系离开教育管理岗位,改任枣庄市政协副主席,才把部分作品辑成《教育锦言选》,交给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使我等后学见到他人文素养的另一面。

翻开《教育锦言选》,面对一副副风骨清举、气韵生动的书法作品,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我的印象里,李书记是一位谦和、稳健的领导人,他以方正为主调,内功扎实而不张扬。他的同事们,很少见过他抒发性灵,也难得领略过他的潇洒。心理学研究表明,流畅飘逸的书法是激情才子的余兴,做人和做事都讲究原则的李华中,怎么会写出激情奔涌、笔势酣畅的书法呢?他的作品应该是节奏平稳、安详挺健才对啊!

当我细读了这部融作者学养、眼界、气量、智慧于一体的教育锦言,才猛然感到,李华中应该写出这样的作品,《教育锦言选》的书法,不是李书记的刻意所为,而是他精神底蕴的外溢。西谚有云:“想知道他是什么人,就看他读什么书。”从李华中书写的这些锦言,推想作者的精神世界,我发现他是一位稳健与洒脱并存、飞动与宁静合一的人。教育局长与高校党委书记的职务形象,对他来说,是一座冰山的冰峰,那饱满的生命状态和灵动文思,尽管难得显露,可作为人格底蕴,却决定着、滋养着他的“职务之我”,使这位教育管理者,暗中释放着生命激情,保持着人文关怀与职业法度之间的张力。

作为表意符号的汉字,因为保留着象形文字的韵致,在实用之外,还伴随着奇妙的审美功能。汉唐以来,由于两种功能的统一,书法成为读书人的基本功和门面学问。在以软笔为书写工具的时代,上至大小官吏,下至普通文人,都写得一手好字。即便是笨拙的书写者,也能写出当代书法家望尘莫及的楷书。可是,随着硬笔的出现,印刷业的兴盛,电脑打字的普及,书法水平不再是考量一个人学问功底的标尺。按说,书写过程在摆脱了实用性的束缚之后,以审美为主要目的的书法创作,其境界应该大大提高才是。然而遗憾得很,几十年来,我们没有看到境界高远、超越古人的书法大师出世。

追根求源,我认为不是今天的写家缺乏技能训练,而是另有原因:一方面,拥有地位的写家们,缺乏大师所必备的人文素养,只会在技术上作文章。另一方面,书法界门派林立,各有山头,首领们为了稳坐交椅,在制定书法艺术评判标准时,首先要巩固自己的名分,由此营造出退化式嬗变的“价值场”。那些渴望名分的年轻人,不得不舍弃正道,向“教父”的技艺靠拢。这样,就背离了书法传统,使生命内蕴与技艺操练出现错位。结果,门派林立的各派,在固守阵地的运作中,降低了境界,走向萎缩的怪圈。

文化学者摩罗先生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文坛是由优秀的作家和平庸的作家组成的,伟大的作家在文坛之外。”书法界的争名逐利,使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出现了危机。可是,如果我们把目光跳出狭隘的圈子,就会欣喜地看到,在圈子之外,却有人无视功利与名分,拒绝门派规矩,把书写作为亲近传统、营造精神家园的功课,作为抒发性灵、外化人格的途径。这样,不以书法家自居的人,因为远离矫情的“主流”,幸运地摆脱了雕虫小技的浸染,实现了与书法传统的深情拥抱,让古老高洁的书法艺术拥有了真正的传人。

李华中先生对书法艺术的酷爱,不带有丝毫的展示意味,他的作品,是“乘美游心”的产物。他在世风浮躁的时空里,为自己留出一块率真的“私人领地”,在随兴耕耘中抗拒着工具理性对生命的异化,使格式化的工作里伴随着善意的变通。这是书法艺术生生不息的活水,也是个体生命的美丽景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