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婺源春色飘摇原创图文旅游 |
分类: 【旅行】行游天下,且行且色 |
■P1。25日早晨,路上塞车时,看到河边日出,雾气很美,很有小东江的感觉。
图&文 / 飘摇
3月23日,俺和公司的同事们在当天晚上19:00从深圳出发,开了17个小时车程(因在抚州境内有一段高速公路大雾改走三小时省道)才到达婺源的李坑,结果到了李坑两公里的路程中塞车一个小时,那个车多人多啊,真是令人着急。在李坑好不容易休整之后,下午14:30想去江岭看梯田油菜花,没想到一路塞车一路停车休息,一条近十公里的长长车龙蜿蜒在山间、村落间。车子在路上塞了三四个小时,痛苦无奈的神情在每个人脸上都展露无遗。现在的婺源人车如此之多,是我们没有想像到的。
到了江岭,看着梯田也是车子进不去了,况且早已是日落西沉,我们决定就着还在黄昏时刻先到离梯田距离500米村庄的田地里去拍照玩爽,后来同事们各自走散了。天黑集合时,人员没来齐,开始四处找人,手机信号显示满格但竟然一点都打不通了,每一个同事的电话都打不通,想必是这里的游人太多负荷太重导致江岭的电信网络瘫痪掉了。人山人海的,电话打不通到哪里去找人?欲叫无声欲哭无泪,只有在集合点继续傻等。
25日一大早,我们05:40就从李坑出发想去江岭看日出,想着这么早可以不用塞车了吧。车子过了汪口,就立马傻眼了,前方车子已排长龙五六公里,听前方司机说已经在那塞了半个多小时了。万万没有想到,我们以为自己很早可人家更比我们早啊(看来大家都心里明白着江岭很塞车)。一大早的,又塞车三个小时,最后终于到了江岭梯田。到梯田才知道现在要收门票?!(08年春天来过江岭,以前是不收门票,并且没有车辆没有太多游人,很宁静。)这么点地方还要收每人的60元大洋?!想想罗平的八十万亩油菜花都是公众开放的,没收过一分钱啊。坑爹。。。无奈,真无奈,来了就只能买票吧。。。买完票要进梯田,那个拥挤得不行了,既然要收门票,门面也不做的大些,两三米宽的,还要人进人出,进出口还没有分类,只有那个人踩人、人挤人、人撞人了。进入梯田后,油菜花花是很漂亮,但在这里终于明白啥叫人山人海,过个田坎都得排上十分钟的队伍,田里全是花花绿绿的衣服,人比菜花多!那个叫壮观的,简直就是天然上演的一场“婺源印象”。
看了一个小时的油菜花,我们从梯田出来,又是一条长车龙,旅游大巴,私家小车,面包车,全是车,塞车!塞车!晕晕乎乎的又塞了三个小时!!!总结了一下,这几天的塞车的主要原因还是当地车和一部分外来车占道行驶导致,他们都想自己要比别人快,结果却越来越慢,也害得大家一起慢。还有,车辆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这里的交通管制远远跟不上。此时大家已经很累很累了,高温的天气,直接晕倒在车内。还那些可怜的敬职的交警,满头大汗,跑来跑去,累得够呛。。。
本来这次的行程中还有很多景点要去看的,后来一路都是车都是人,并且每个大小景点都一样收取每人60大洋的门票,坑爹坑到家了,人故宫那大场面才收60大洋。又晕又累,我们对这些画面都失去了兴致。我的心里很难过,这再也不是我以前来的婺源了,现在的婺源景区完全像菜市场赶集一样。午饭时俺决定带着同事们去大理坑,因大理坑在沱乡,距婺源县城还有56公里,心想那边的车会少很多。幸好,大理坑方向如我所想,路上没什么往来车辆,一路风光虽然差点,但至少图个安静。路上有一段路走错了,车子开到了浙源,意外中的失误,却收获了一次意外中的美丽。一大片宁静中的油菜花在河岸对面出现,大家开始来了兴致,跑油菜田里玩了好一阵,看到这会同事们笑逐颜开,我的心里也好受了些。
再往深山里的大理坑走时,路边上有条峡谷,峡谷里有清澈的溪流。车子在峡谷之间行走,上方还有石头涧下来的流水滴滴答答的落在车顶上,感觉像是弹着一首小乐曲。这会大家开始饶有兴趣的说起关于世个桃源的诗情来。这条峡谷路段路面比较窄,又数公里之长,想着旅游车也进不来,果然一路几乎没有车辆。到了大理坑,同事们分散玩转之前,大家还担心的互通了电话,测试了网络正常才分开。
婺源理坑原名理源,建村于北宋末年,村人好读成风,崇尚“读朱子之节,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这个古村落非常安静的,村里有一些学生在进行写真创作,属于真正的小桥流水人家,这里的居民也是原住民,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纯朴双美好的生活。我真想在这住上一阵子,以弥补前两天的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之累。
末了,不得不说,婺源的自然风光真的是非常漂亮的,它有着特殊的徽式建筑,加上优美的田园,原本是非常宁静和美好的旅行去处。可如今被过度旅游开发,整个婺源的景区都处于一种松散无序的管理制度,尤其是交通管制(特别是当地车辆根本就不按着道来),还有门票、游人的限制。做旅游开发,婺源真得学学人家九寨沟,景区内用的是环保车,一律社会车辆不得入内,景区规范得条理有序,管理制度也很严格,最重要的还是管理人员及当地民众整体素质的提升。
■P2。河边的清晨。
■P3。江岭油菜梯田。
■P4。江岭油菜梯田。
■P5。江岭油菜梯田。
■P6。梯田一景。
■P7。梯田一景。
■P8。梯田一景。
■P9。梯田一景。油菜花田里的游客们。
■P10。梯田一景。油菜花田里的游客们。
■P11。梯田一景。
■P12。梯田一景。花丛中的阿姨们。
■P13。江岭梯田。漫山遍野的花和人,好不容易用摄影角度将游人隐去许多。
■P14。江岭下面的村庄。
■P15。江岭一景。
■P16。黄昏下的村庄。离梯田还有500米。这个村庄倒是宁静。
■P17。黄昏下的村庄。
■P18。25日去大理坑的路上,偶遇凤山龙天塔,位于浙源乡凤山村头浙溪旁,建于明万历年间。相传建塔前凤山村多火灾,村人遂建此塔以镇火神,并取名“龙天”,与“凤山”村名对称,有“龙凤呈祥”之意。龙天塔高30余米,为砖石结构,六面七层,腰檐层层凸出,宽度向上递减,每层檐角悬吊铁风铃,每当风起,铃声铮铮悦耳。
■P19。美丽宁静的凤山村。
■P22。沱乡的大理坑,小桥流水人家。
■P26。水系是古村落的重要生存纽带。
■P29。黄昏下的大理坑,生活在深山里的人们,有着他们自己的一种幸福。
■P30。黄昏下的大理坑。
■P31。黄昏下的大理坑,美丽,宁静。古村落生生不息,炊烟四起,生活,在这一刻显得安详、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