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很显然,年饭是吃好了,家人也陪过了,球友们一个个都又活跃在球场上happy了。
俺坐在屋里就接了好几个从现场打来咨询规则问题的博友电话,有在深圳的,有在海南的,有在南宁的,甚至还有在国外用微信交流的。
把道长给乐的。
因为球友们越在意规则问题、越愿意探讨规则问题,道长就越乐不可支,“规则控”么,哈哈!
问题都不是很复杂,也不是第一次问到,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都是很容易在场上遇到的问题,不一定都明白规则的要求,因此摆出来分享分享。
案例1
A的球先上了果岭,B攻果岭;两球在果岭上相撞,两个球都滚进了果岭边的沙坑。
按规则,B必须在沙坑中打下一杆,A的球放回果岭上的原位,都不罚杆。
但B要求A也在沙坑中打下一杆,理由是应该大家“公平”,不能就我自己一个人在沙坑中打。
俺要A问B:如果是反过来,A攻果岭时把B在果岭上的球撞到果岭边的水障碍中去了,要求B按球进水障碍区处理,罚1杆抛球,B会不会认为也“公平”?
案例2
A的球停在球道上的球痕中(不是自己的球痕),球童很肯定地说可以免罚杆抛球,因为看电视经常都看到那些大腕们在球道上拿起球擦拭的镜头,落在球痕中当然更可以抛球了。
俺告诉博友,电视中的那种情况是“选移球位”,适用于场地情况不好时,而且属于需要事先规定的“当地规则”,不是规则的通用条款。
没有特别规定可以采用“选移球位”的当地规则时,球落在球痕中只能原地照打,或者宣布不可打,不能免罚杆抛球的。
案例3
A的球从果岭边滚到了水障碍区的桥面上,说桥是不可移动妨碍物,问应该怎么抛球?在桥的哪一边抛?
俺说,哪一边也不行。按定义,水障碍区的边界是向上无限延伸的,因此,架在水障碍区上面的桥属于在水障碍区内,停在桥上的球也属于进入了水障碍区,不能接受不可移动妨碍物的补救,这种情况只能要么照打,要么按水障碍区抛球,罚1杆。
球友接着问:要是照打,能不能在桥上先垫一块毛巾以免伤杆?
俺说:不可以,那叫做“改善击球环境”,比杆赛罚2杆,比洞赛本洞负。
顺便说一句:俺以前不止一次见到过在球车道上垫毛巾击球的,同组的都没有异议——因为是打NT。
再有一点:如果选择原地照打,击球前可以把杆头放在桥面上比划的,不罚杆,因为桥面不属于水障碍区的地面,可以触碰,不受规则13-4的限制。
案例4
球进了红桩区,试挥杆时碰到了球位旁边的草,同组的球友在现场非得打电话问明白:到底罚不罚杆?
这个问题其实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结论也很明确:不罚。
只有在击球前杆头触及到水障碍区中的地面才是规则不允许的行为,而水障碍区中生长着的草并不是水障碍区的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