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打球生活 |
在工作中两次接触了韩国人,觉得挺有意思的。
第一次是一个地图方面的合作。那个略显肥胖的身体,浮肿的脸盘,说话的时候一本正经,动着小嘴,怎么看都像片片里面猥亵的韩国男主角。心里直犯吐。
韩国人煞有介事地递给我一本关于高尔夫的书籍,等我随意翻看之后。他立马收了回去,然后很郑重地跟我说“张先生,如果咱们合作成功,我愿意将这本书送给你作为礼物。”靠,那烂书,老子一点都看不上眼。
第二个是一个女韩国人,据说还在韩国三星公司工作。在中国已经三年,中国话说得极其溜。听说在三星打工很累,天天加班,因为生孩子,所以抗不住,才辞职帮助老公做高尔夫球具公司。
此行的目地是,他们代理了一个高尔夫球,想做一些推广。一进门,就递给我说,先送一盒给我试用。我婉言拒绝,让她还是和我们公司有一个合作,赞助我们少量少量的球。韩国女人马上变脸,话锋一转“那这盒球我还是先带回去,关于和你们的合作,我们回去协商一下,然后给你回复。”靠,不就是380块钱一盒球嘛,至于嘛。韩国人真逗。和中国人的思维真的相差很大。
一起来得还有一个中国小姑娘,是她的下属,很愧疚地跟我说“对不起,我们老板韩国人就是这样。”我连说没有关系。硬是塞给我了我一双袜子,本来这双袜子和球都是要留给我的。我一下子也变得很紧张,连说“不必,不必。”小姑娘更愧疚了:“没事,没事,算我个人送给你的。”
其实给不给都无所谓,一盒球,又不是一块黄金。给黄金,我还不敢要呢。
从这两个故事上看,是不是韩国人真的很小气。在球场上,听球童谈论最多的是韩国人,他们给小费少,10元20元30元也会给。球友之间谈论最多的也是韩国人,他们打得慢,还不主动让组,素质差。
其实当中也是有原因,在韩国打球消费高,来中国打球,基本都是在当地支付不起足够得钱,平时打得少的人,好不容易揣着钱,到中国球场消费一把,还不铲够草皮,看够果岭线才回去。所以,来中国打球的韩国人普遍差点高,据说大部分是百杆以上的。咱就多担待吧。哈哈。
前一篇:到来的幸福,突然间没了
后一篇:美国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