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私隐 |
1,国际章与好声音,毁了汪峰。以前汪峰的歌声特别在于,彷徨中带有力量;前两者的加入让他自满,失去力量,只剩自我、刻意的彷徨。以前汪峰不拿自己当回事,只拿音乐当回事;现在拿自己当回事,音乐的份量就轻了。
2,上面那段话,是我第一次听《生来彷徨》的吐槽。当时王峰表白国际章的消息热炒,到处充斥上不了头条的话题。本能涌上的反感,让我对这首歌的判断带上情绪。
3,好久没进KTV,前些天再进去点歌时,才发现汪峰从小众变大众的事实已真切发生在身边。每个包厢都在吼汪峰,有点不好意思再点了。一年多前,点首汪峰会被当成上一辈人。
4,我曾经很担心大众化的趋势会毁了汪峰。他歌曲包含的只有颓废与力量这两个极端,没有做作的中间地带。串联这两个极端的东西,叫孤独。
5,什么是孤独呢?小众是一种孤独,自闭也是一种孤独。孤独是深夜所有能联系的朋友都睡了,只能跟自己对话;孤独也是其实所有的人都在线,但不想找任何一个人聊天;孤独是凌晨一个人开车,开到晨曦初现;孤独还是一种力量,不动手也不动口,会滋生快感或悲伤。
6,几年前有朋友批评我,这样对孤独的迷恋不好,会上瘾。我无法辩解。这种瘾是与生俱来,融化在性格之中的。就如喜欢吃红烧肉有错吗?不喜欢吃红烧肉有错吗?
7,从小听过有句话叫笨鸟先飞。其实笨鸟的世界是孤独的。我发现越来越喜欢深夜或周末,无人的办公室;或者路灯独照,无人的马路。每当这些时候,我会想起曾在凌晨4点的丽江,灌满热水壶,盖上后箱,点着发动机那一刻也放下所有牵绊,只有一个目标是赶路。
8,经常会在深夜往回开的时候萌生念头,是不是加满油,带足现金,就这么上路了。大学时喜欢在雾蒙蒙的冬日周末,背个包,坐上公交出去。现在回头看,那时也没去多远。经常是到京郊的香山或八大处,换个姿势看光秃秃的柿子树。
妈妈你善良的孩子还没放弃/他想在今夜的街上爱到死去/朋友啊这世界会将你的梦破败/而它从来就不会有一丝同情/再也别像个疯子一样的拼了/因为像我们这样的人生来彷徨----汪峰《生来彷徨》2013.12.1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