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青藏日记11:圣湖纳木错

标签:
青海西藏旅游 |
分类: 青藏日记 |
拉萨虽然海拔不高,但是个缺氧之城。抵达拉萨的头两天,睡不好,夜夜醒。后来跟其他朋友一交流,原来大家都这样,是大脑缺氧所致。在这里,很多事情都跟大脑有关,以前只有开玩笑,或者骂人时才会那么频繁地波及。
昨天晚上,1点爬上床。2点时,好像还没睡着。3点就醒了。4点差不多睡着了。5点10分,被酒店的电话叫醒。妈的,我不是定了5点50的叫早么?倒霉!到了6点,果然酒店又来了一个电话叫醒,天知道5点10分那个是怎么回事。
再后来的夜晚,我有了经验,把空调调到27度,整夜的吹。之前担心睡觉吹空调会感冒,调节好温度则解决了感冒之忧;最根本的,开着空调能有效解决室内的缺氧问题。事实证明,后面的夜晚一直高枕无忧。
早上6点半,我出现在北京东路的平措青年旅行社门口,这儿是昨晚去纳木错一行人约好的见面地点。本来今天差点走不了纳木错,在昨晚9点多才被驴友“芝麻”告知,他们遇到了一对夫妻,刚好四个人,让我自己再找其他人拼车。
简单的短信让我知道,自己被“放鸽子”了。1200元一天的丰田越野车费,4个人分摊是300元/人,3个人分摊则是400元/人。他们为了省掉100元,把我给甩了。出来走,无非考虑两个东西,费用跟诚信。在经济角度,我对他们的做法表示理解;但在诚信角度,我难以接受。
临时再去找拼车不太可能,去布宫则需提前一天订票,看来我第二天的时间基本废掉了。也是怪,今天在各个青年旅舍贴条一圈下来的感触是,拉萨驴子跟青海那边很不一样:这里来的都一对一对,单驴很不吃香。
昨晚快11点,我突然接到一个短信,这短信来自一位成都女士。她在成都教瑜伽,后来我们叫她“瑜伽姐姐”。她那边包了一辆金杯,走纳木错,当天来回。经过简单沟通,我再度被捡走。
大概早上7点时,我们凑齐了人,车子开始往纳木错进发。一车7人,3位男生:小严、小张、我(前两者都有些内向,不是很喜欢跟女性打成一片);4位女士:湖北来的李姐,成都来的瑜伽姐姐,以及重庆的两个姐姐(由于通信录在李姐手里,我至今叫不上名字。)
这车强人多,在车子里大家就聊开了。李姐已是两个宝宝的妈妈,但这并未成为阻止她走南闯北的牵绊。她在武汉机场时遇到了小严和小张,后来结伴去珠峰,并在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留宿。下来后,两个男生躺了两天,李姐继续生龙活虎。
李姐说,在珠峰大本营见识了风干的牛粪,一板板的看起来像普洱茶。有人管这叫“西藏普洱”,听说还真有人扳了用开水泡。只是,开水一冲就糊掉了。
到纳木错一路都是柏油路,修的很好,不险。快中午的时候,车子抵达念唐古拉山口,海拔5300多米。我们下车到此一游,感觉风很大,未觉得缺氧。过了山口,下去就进入纳木错湖区。
又是一个好天气,晃眼的蓝,还飘着朵朵白云。这一路出来,学会了一种描述美景的方式,就是可以把人美死,死在这里无憾了。青海湖,纳木错,这两处都是让人死而无憾的地方。
中午11点多时,抵达纳木错湖边。大家不想吃饭,就拿上行李奔往湖边,这时吃饭是其次的,照相第一。从西宁一路走过来,从一个人,变成一堆朋友,发现有一门摄影技巧很重要。尤其是,对于女生而言。
我发现,没有不爱拍照的女生;可能有的情况是,没把她拍好而导致她不愿被拍。我们一路总结了几个拍照要素,首先是三手势:头疼、牙疼、心疼;其次是三道具,帽子、墨镜加围巾。这几样有了,加上天气配合,照片交差没问题。
在湖边拍起来,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饿。从11点多到14点多,3个小时一晃就过去。如此美景,如此时光,广角,长焦都用上,感觉还不够。瑜伽姐姐在湖边拍了一组工作照,前景是她穿着粉红色的瑜伽服在练功,背景则是纳木错湖,更远处是皑皑雪山。这情景把一些老外中的“路人甲”给吸引过来,拉着我们合影留念,久久不愿离去。
下午3点多,我们依依不舍收工。快4点时,司机带我们到一个当地的餐馆吃午饭。听两位重庆姐姐说起来,他们在色拉寺的时候,赶上僧人开饭,有两大感受:一是几百僧人一起喝粥,居然没有吧唧嘴的声音;二是,僧人吃完碗特别干净。原来臧人一生只有一个碗,所以他们每次吃饭都舔得特别干净。
我们一边聊,一边享受我们的午餐。吃到最后时,我发现喝汤的碗里有一只奄奄一息的苍蝇。不想扫大家兴,我让自己把它当成幻觉。
我们的司机是个成都小伙子,在我们租车的这个旅行社打工,大家叫他杨老师。杨师傅过的很潇洒,每年都要到三亚度一次假,雷打不动。在回来的路上,我们车里的女同志们闹着做游戏,分别回答一些心理测试题。从杨师傅那边套出的结论是:“讨厌的女人,破碎的心。”
车子快回到市区时,杨师傅把车子停在路边,让我们等他几分钟,去办点事。听他一路打电话,可能是晚上有约会。要换衣服的约会,看来是跟女人。几分钟过去了,十几分钟过去了,人还没出来,看来这约会对象很重要,必须精雕细琢。
忘记过了多久,杨师傅出来了。出来找不到他那辆金杯车,左右环顾,我们在一百多米外大笑。这是一个善意的玩笑,车子被我们其中一个有驾照的姐姐,开过来了。杨师傅的教训是,下次离开车要拔钥匙。
2009.8.6 于拉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