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阿宾
(2009-08-14 18:18:43)
标签:
情感 |
分类: 私隐 |
2009年8月11日,傍晚。
锦江之星,重庆鹅岭公园店。
我在酒店还没放好行李,阿宾就已经到大堂了。他说公司就在附近,过来很快。
阿宾是我高一同班同学,当年坐我后排。我们经常一起“针砭时弊,激扬文字,粪土学校万户侯”。后来高中毕业,我去了北京,他到了山城重庆。
拉萨原本是我这次“西部巡游”的最后一站。从拉萨飞北京,需要在重庆中转。我想,既然都下来了,就不如多待两天。对山城的好感由来已久,这里曾拍摄过《疯狂的石头》,《周渔的火车》。可惜之前一直没机会过来,这次也是机缘。
原本计划在重庆待2天。白天自己逛市区,晚上找阿宾吃个饭,聚聚就成。不是周末,不想太麻烦阿宾。没想到,接下来的两天他班都不上,一直陪着我到处走,搞得我挺过意不去。
12号晚。我们在嘉陵江边吃秦妈火锅。期间,老宋来了。老宋是阿宾在山城最好的兄弟之一,大学时同在一个社团混,彼此合作天衣无缝,与另外两人并称当年学校记者团的“四大金刚”。
我知道,阿宾把他大学最好的兄弟介绍给我,是把我当了最好的兄弟。这种事情,我也喜欢做。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把好兄弟播洒出去,收获回来的是更多好兄弟。
老宋是个神人,逻辑性极其强,年纪轻轻就建立了很多人生哲学,并且还有一大堆数据、论据来支撑他的这些哲学。也因此,80后的他已是一个50人规模公司的副总裁。
老宋是个好人,对大学的患难兄弟阿宾一直很照顾。有发财机会,一起上。可惜时运不济,前两年相继赶上了震灾与经济危机,一些原本十拿九稳的发财项目打了水漂。一年前,两人本来有合作机会,老宋想把阿宾挖来当副手,不过也因阴差阳错而错过。
那个晚上,我们在老宋租来的小独栋办公室顶楼沏茶聊天,畅想人生和未来。后来回想起来不禁荡气回肠,感慨不已。
我们3个的性格,是呈渐变性的:阿宾最稳妥、包容,老宋最激进、豪赌,我则居于其中,求稳的同时又希望酌情出击。老宋说我这种性格的人最适合混职场,会有个美好的未来。这句话很中听,我希望能良言成真。
高中时代的阿宾,就喜欢跟自己欣赏的人走在一起。也许从那个时开始就注定他未来一生的定位,不是最强悍的人,但却是最强人身边那个最实干、包容以及忠诚的人。
都说有两种兄弟情最能经受考验。一种是战友情,从战壕中打滚出来,挡过子弹,拿命换回来的感情;还有一种是同窗情,一无所有时一起憧憬女人与未来,在穷光蛋时都不怕分享,还怕共富贵么?
我有一个这种“难兄难弟”在浙江龙游那边,在我之前文字中的代号叫老A。今年51的时候他结婚,我带着GF飞过去了。他很感动,也很得意,拉着我们到处给他爸妈、好友介绍,说这是我大学哥们,专门跑来参加我婚礼来了。
大学的时候,我们整天混在一起,一起逃课,一起补考。老A是个典型的激进狂人,很年少时就幻想着衣锦还乡。大二有一天,他拉着我的手,很激动地劝我一起退学,要去西部大开发。当时我脑子一蒙,说西部不用着急开发,不如等我们大学毕业再考虑?当时他很担心:如果去晚了,西部就被开发完了。后来结果证明我是对的,西部到现在也没有开发完;而老A在毕业后走南闯北,倒也在1年多前实现了自己衣锦还乡的愿望。
前些天,老A知道我在关注股市,就传授我股市真经,带着我一起赚钱。不过他有个习惯,只是看得万无一失的股票才给我推荐,他说这是对兄弟负责。后来,我跟阿宾聊起老A,阿宾说老宋也是一个这样的人,对朋友不仅赴汤蹈火,还非常负责。
那顿秦妈火锅吃的很开心。结帐的时候我起来想抢单,没成功,被阿宾和老宋一起按住了。我说来了好几天了,不能顿顿都是你请。结果没受这改变,这就是所谓的“强龙不敌地头蛇”。
去年下半年,阿宾买了房子,估计今年年底能住进去。漂泊几年后,他将在重庆这座柔软的城市中落地生根。前提是,你也猜对了,就是有一个已经相处几年的乖巧的女朋友,名叫小娟,本地人。
13号下午,我跟阿宾去了重庆市郊的磁器口古镇。在去那古镇之前,我们去了小娟的办公室。女孩一看就是乖乖女,有些怕生。后来听阿宾介绍,小娟在修图片方面很有天赋,尤其是对色彩的把握与感觉要高于常人。言语中,洋溢着淡淡的甜蜜。
8月的重庆,有些闷热。我们在磁器口古镇简单逛了下,就找了个竹林下的茶馆歇着。蜀风轻抚,知了长鸣。在一片貌似喧闹的恬静中,我们端着暖暖的茶杯,又聊了很多,或人生,或未来。
可能快奔三的人都喜欢讨论这些略为沉重的话题。不过我们都有个信念,真正的兄弟情是会长存的,而真正的兄弟也总会有再并肩携手的时机,只是早晚而已。
13号傍晚,从磁器口回来,就要准备赶往机场了。我在锦江之星大堂取行李,阿宾在门口给我拦好了出租车,用重庆话讲好价格,叮嘱司机要把我平安送到机场。
我想起了12号夜里,我们从老宋的办公室喝茶出来,阿宾打车送我回酒店。酒店在一条快速路的旁边,车子不好掉头。我下了车,准备过天桥。走了好一阵,一扭头,发现出租车居然没走。阿宾就站在车旁,一直看我过天桥。
我下了天桥,隔着马路跟他挥手,示意他不用担心,车子才启动远去。这中间有个小插曲,在11号晚刚到重庆的时候,我意外遭到几个当地地痞的干扰,后来把这事跟阿宾顺便聊起,他有些懊恼没接我到酒店。
刹那间,我不禁眼角吊水,脑海浮现出《非诚勿扰》里头秦奋的那个北海道兄弟,他告别秦奋之后,一个人在长长的乡路上开车、唱歌、擦眼泪的场景。什么时候,我才能不缺钱,只是缺朋友。
2009.8.14,18:00,于北京
锦江之星,重庆鹅岭公园店。
我在酒店还没放好行李,阿宾就已经到大堂了。他说公司就在附近,过来很快。
阿宾是我高一同班同学,当年坐我后排。我们经常一起“针砭时弊,激扬文字,粪土学校万户侯”。后来高中毕业,我去了北京,他到了山城重庆。
拉萨原本是我这次“西部巡游”的最后一站。从拉萨飞北京,需要在重庆中转。我想,既然都下来了,就不如多待两天。对山城的好感由来已久,这里曾拍摄过《疯狂的石头》,《周渔的火车》。可惜之前一直没机会过来,这次也是机缘。
原本计划在重庆待2天。白天自己逛市区,晚上找阿宾吃个饭,聚聚就成。不是周末,不想太麻烦阿宾。没想到,接下来的两天他班都不上,一直陪着我到处走,搞得我挺过意不去。
12号晚。我们在嘉陵江边吃秦妈火锅。期间,老宋来了。老宋是阿宾在山城最好的兄弟之一,大学时同在一个社团混,彼此合作天衣无缝,与另外两人并称当年学校记者团的“四大金刚”。
我知道,阿宾把他大学最好的兄弟介绍给我,是把我当了最好的兄弟。这种事情,我也喜欢做。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把好兄弟播洒出去,收获回来的是更多好兄弟。
老宋是个神人,逻辑性极其强,年纪轻轻就建立了很多人生哲学,并且还有一大堆数据、论据来支撑他的这些哲学。也因此,80后的他已是一个50人规模公司的副总裁。
老宋是个好人,对大学的患难兄弟阿宾一直很照顾。有发财机会,一起上。可惜时运不济,前两年相继赶上了震灾与经济危机,一些原本十拿九稳的发财项目打了水漂。一年前,两人本来有合作机会,老宋想把阿宾挖来当副手,不过也因阴差阳错而错过。
那个晚上,我们在老宋租来的小独栋办公室顶楼沏茶聊天,畅想人生和未来。后来回想起来不禁荡气回肠,感慨不已。
我们3个的性格,是呈渐变性的:阿宾最稳妥、包容,老宋最激进、豪赌,我则居于其中,求稳的同时又希望酌情出击。老宋说我这种性格的人最适合混职场,会有个美好的未来。这句话很中听,我希望能良言成真。
高中时代的阿宾,就喜欢跟自己欣赏的人走在一起。也许从那个时开始就注定他未来一生的定位,不是最强悍的人,但却是最强人身边那个最实干、包容以及忠诚的人。
都说有两种兄弟情最能经受考验。一种是战友情,从战壕中打滚出来,挡过子弹,拿命换回来的感情;还有一种是同窗情,一无所有时一起憧憬女人与未来,在穷光蛋时都不怕分享,还怕共富贵么?
我有一个这种“难兄难弟”在浙江龙游那边,在我之前文字中的代号叫老A。今年51的时候他结婚,我带着GF飞过去了。他很感动,也很得意,拉着我们到处给他爸妈、好友介绍,说这是我大学哥们,专门跑来参加我婚礼来了。
大学的时候,我们整天混在一起,一起逃课,一起补考。老A是个典型的激进狂人,很年少时就幻想着衣锦还乡。大二有一天,他拉着我的手,很激动地劝我一起退学,要去西部大开发。当时我脑子一蒙,说西部不用着急开发,不如等我们大学毕业再考虑?当时他很担心:如果去晚了,西部就被开发完了。后来结果证明我是对的,西部到现在也没有开发完;而老A在毕业后走南闯北,倒也在1年多前实现了自己衣锦还乡的愿望。
前些天,老A知道我在关注股市,就传授我股市真经,带着我一起赚钱。不过他有个习惯,只是看得万无一失的股票才给我推荐,他说这是对兄弟负责。后来,我跟阿宾聊起老A,阿宾说老宋也是一个这样的人,对朋友不仅赴汤蹈火,还非常负责。
那顿秦妈火锅吃的很开心。结帐的时候我起来想抢单,没成功,被阿宾和老宋一起按住了。我说来了好几天了,不能顿顿都是你请。结果没受这改变,这就是所谓的“强龙不敌地头蛇”。
去年下半年,阿宾买了房子,估计今年年底能住进去。漂泊几年后,他将在重庆这座柔软的城市中落地生根。前提是,你也猜对了,就是有一个已经相处几年的乖巧的女朋友,名叫小娟,本地人。
13号下午,我跟阿宾去了重庆市郊的磁器口古镇。在去那古镇之前,我们去了小娟的办公室。女孩一看就是乖乖女,有些怕生。后来听阿宾介绍,小娟在修图片方面很有天赋,尤其是对色彩的把握与感觉要高于常人。言语中,洋溢着淡淡的甜蜜。
8月的重庆,有些闷热。我们在磁器口古镇简单逛了下,就找了个竹林下的茶馆歇着。蜀风轻抚,知了长鸣。在一片貌似喧闹的恬静中,我们端着暖暖的茶杯,又聊了很多,或人生,或未来。
可能快奔三的人都喜欢讨论这些略为沉重的话题。不过我们都有个信念,真正的兄弟情是会长存的,而真正的兄弟也总会有再并肩携手的时机,只是早晚而已。
13号傍晚,从磁器口回来,就要准备赶往机场了。我在锦江之星大堂取行李,阿宾在门口给我拦好了出租车,用重庆话讲好价格,叮嘱司机要把我平安送到机场。
我想起了12号夜里,我们从老宋的办公室喝茶出来,阿宾打车送我回酒店。酒店在一条快速路的旁边,车子不好掉头。我下了车,准备过天桥。走了好一阵,一扭头,发现出租车居然没走。阿宾就站在车旁,一直看我过天桥。
我下了天桥,隔着马路跟他挥手,示意他不用担心,车子才启动远去。这中间有个小插曲,在11号晚刚到重庆的时候,我意外遭到几个当地地痞的干扰,后来把这事跟阿宾顺便聊起,他有些懊恼没接我到酒店。
刹那间,我不禁眼角吊水,脑海浮现出《非诚勿扰》里头秦奋的那个北海道兄弟,他告别秦奋之后,一个人在长长的乡路上开车、唱歌、擦眼泪的场景。什么时候,我才能不缺钱,只是缺朋友。
2009.8.14,18:00,于北京
前一篇:石头记
后一篇:一个人的青藏日记1:只身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