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脊梯田到漓江山水(记桂林)
标签:
旅游 |
分类: 旅行记 |
桂林出名太早,以至很多人在选择出游地点时把它忽略。当年那首《我想去桂林》是怎么红遍的大江南北,但如今除非你刻意要过去,否则一定不会轻轻哼起那段旋律。
得到一周宝贵的年假,我们决定“避运”。在九寨、张家界与桂林之间,选择了桂林。原因简单,GF小时候家里墙上有一幅画,画着一个大象形状的山,即象鼻山。长大后,她发现象鼻山是桂林的。既然这样,那就去看看。
为了象鼻山
去龙胜梯田跟阳朔,桂林都是中转站。小桂林的概念只是局限在市区,景点不少,但没有特别值的去处。象鼻山是仅存的魅力,但这些年山下水位变浅,加上开发管理有些不太合理,它已逐渐失去魅力。
看到象鼻山,我们就知道了桂林市区发展不好的理由。进象鼻山公园33元门票,这与都江宴以及很多其他中国的旅游景点一样,挺不合理的。
象鼻山就是一个普通公园,管理资金的投入应限于围墙建设费、打扫卫生费以及支付大妈看门工资费等极少处,地方政府与开发公司勾搭,靠上天所赐的资源挣钱。我又想起都江堰,古人开辟的治水工程,如今加上几道围墙,成了少数人谋求90元一张门票暴利的工具。
在香港、澳门玩,印象最深刻的是,旅游景点都不收门票,这与内地旅游一半经费支出在门票有很大不同。
我们早班7点多从北京飞桂林,中午时分到达,直接入住火车站附近的如家。稍作休息,下午去象鼻山逛逛,待了一个下午,直到夕阳沉下。
象鼻山的人实在太多,这给景区里头5个穿民族服装的女子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来源。整个下午,我们看那几个女子反复在人群中“围猎”闷骚的男人。合影一张5元,很多男人以为是5个女孩5元,乐呵呵地左拥右抱。快门卡嚓按完,是一个人5元。脸皮薄者,悻悻地看她们嘻哈拿走25块;脸皮厚着,强赖,女方也不示弱,拽着衣袖跟出好几百米。
北京八达岭景区有一种骆驼,拴在景区的木桩上,合影5元一张,这些女子的报价比骆驼还贵。更重要的,骆驼不会主动去粘人。
烟雨龙脊
中国名气最大的梯田是元阳,在云南,我没去过。但一直想去梯田看看,在我心中它是与大海、草原、沙漠所并列的奇观。桂林市龙胜县有龙脊梯田,自然不能错过。龙脊梯田最著名是两处,平安梯田,大寨梯田(又叫金坑梯田)。前者开发的早,后者景色与规模都更为壮观。他们都说直接看大寨就行,我们时间充裕,决定都走一趟。
循例,在网上看了很多攻略与照片,梯田的行程在脑中有了一些轮廓。但事实证明,很多事情总跟想象有很大出入,对于陌生地方我们思维总是带有太强的惯性。
比如,在龙胜县城与平安之间换车,可以在一个叫“和平”的岔路口下来,省掉一段重复路程。在我的想象中,那是一条土黄蜿蜒的道路,太阳很猛,尘土飞扬,等车时会显得有些凄惨。殊不知,这里全程通了水泥道。又如对于大寨梯田上面的几个景点,我想着它之间的路应该是泰山式的直上直下,人走其中,隐没于一大片斜坡之中,没想到是华山的迂回与盘旋。
挺顺利就到了平安梯田,在龙胜县城车站出发前,忽然下起雨,路面显得很油润。后来雨越下越大,我又喜又忧。喜的是出发前专门准备的两件雨衣终派上用场,忧的是这势头,雨衣可能不完全顶事。
车到站了,雨还不停。听说20分钟就能进村,我们披上雨衣就往上走。雨很大,打在身上,湿了额头,左手边是烟雾缭绕着的高山梯田,清新的空气一路伴随,感觉很美。在网上看到有人推荐的“龙脊人家”客栈(13788542011),果然不错。木制吊脚楼,建在村子的高处,靠外的“窗景楼”有十几扇窗户,推开就是“七星伴月”景点,在房间里架上相机,直接就能拍,很惬意。
更惬意的是,傍晚时分让女店主杀一只土鸡,一半炖汤一半红烧。我们先是扛着脚架跟相机到梯田间走了一圈,回来就着热气腾腾的鸡汤看奥运,很舒坦。40元一晚的房价,不贵。就是吃的不便宜,两个人一顿平均5、60,这也是中国乡村旅游的共性。
山里田间的晚上,只有知了叫,以及淅淅沥沥的雨声,很容易催眠。壮家的吊角楼,建的很讲究,在我这种建筑盲看来可谓巧夺天工,入住其间是天人结合。老谋子在奥运开幕式中演绎的“自然”,应该就是这种住壮家楼的感觉。美中不足是走道声响有点大,晚上蚊虫有些多,但无畏吹毛求疵。
当夜幕降临后,山林间很黑,黑得十分纯粹。这里很原始很淳朴,打雷下雨会导致停电。淳朴是指民风,不会有人飞檐走壁攀上你的吊脚楼,这种淳朴的保留应感谢这弯弯曲曲的山岭间几个小时的交通,同时也让愿意吃苦、不怕奔波的旅人感到物有所值。
这种场景是很适合发呆的,可惜要做得事情很多,没法完全放松下来。比如,牵挂着第二天的行程,也牵挂着奥运金牌的表现。每听到订阅的新闻短信响起,我总以为是金牌来了,这种不安一路伴随。
老板很热情,饭后邀我们喝啤酒。我看他们几个人气喘吁吁不知连夜从哪个山脚下抬上来的一箱啤酒,婉言谢绝。因为第二天要早起。这些年出来走,住家庭旅社的机会越来越多。第一次是在婺源的李坑,我对房东的热情感觉很好,直谈运气不错。当时同行的小薇告诉我们,她走了很多地方,房东都是差不多热情的。如今回想,真这样。
第二天醒来,一推窗户,仙气蒙蒙。我专门跑去刷了牙,由于刚过雨,晨早的空气湿气很足。洗漱旁边有个窗户,外面是山坡,长有草,我联想起“台痕上阶绿”。十岁时,我曾在位于山区的二伯家有过短暂寄居,那时唯一遇到的那种清新地无可救药的感觉,终于重温。
大寨“扶贫”
上大寨的最高点要爬2个小时。一下车,一堆人就跟抢劫一样围了过来。他们其实只是当地的“背包一族”:用竹篓帮游客把包背上山,价格15至25元。我们20元请了一个姑娘帮我们背其中一个包,还能让她客串导游,带路。
听姑娘介绍,寨子里现在干背包这行的太多,她们是轮着来,没活的时候在家做农活。我们路过了他们寨的小学,很破落。听说九年义务教育基本能保证的,一年学费只有30多元。但问题是,读完九年以后能做什么,多数人还是什么都做不了,所以他们更愿意早些出来干活。这是一种很矛盾的状态,读书基本改变不了他们的生活。但如果不读书,她们就能在自己身上清晰地看到上一代人的影子。很多老妇人60多岁了,还驼着背在找活儿,挺让人心酸。
也有极少数人,相信知识就是力量。大寨是瑶族,他们寨一共考出了三个大学生。我们在路上看到有几个打扮入时的年轻女孩背着竹篓,开始误以为是游客买了当地的竹篓,后来想可能是假期回来在家打工的大学生。
我们爬到最高点全景楼时,已是下午了。中间又下起雨,我们停停走走。住下后,给那姑娘背包费,她说不用急,第二天再帮我们背下去,一起再给。看起来,她们并不怕人赖帐。我们没决定在山上住一天还是两天,决定提前支付。给了姑娘30元,以犒劳她雨中爬山的辛苦。她乐得笑不合嘴,直说道谢。
这算是一种扶贫方式,貌似合理,但其实你很难把握好平衡。有人就遇到非常讲原则的人,给40元,只肯拿20。其实山里的人,喜欢靠自己的汗水换挣钱,不希望被钱伤害到尊严。
在大寨盖一所房子,也不便宜。那姑娘的姐姐刚在山脚下盖了一个房子,7万元。她说,能住150年。我们这次很想入住半山的金田酒店,听一些朋友说女板的经历很特别。是一个在成都工作的女孩,放弃了城市生活,回到家中收回出租的吊脚楼,当期了寨子中最年轻的女老板。我们想去看看这个女老板每天是怎么充实地忙前忙后的,唯有等下次机会。
在大寨,我们还搞明白了一个关于梯田的学术性问题。每年春天这里到处引水灌田、插秧,但本来一直横亘在半空的梯田之水从哪来?在大寨中看到漫山遍野都是山泉叮咚,霎时明白这梯田先人在600年前开发出来,自然早就想好。田在这里是稀缺资源,不用担心没人耕作。物价飞涨让当地的很多人更愿意在地里自耕自足。
漓江与遇龙河
原计划在梯田住3天,由于太阳露面机会太少,不利于拍片,加上蚊子轮番轰炸,我们2天后即返回桂林去阳朔。后来结果证明,这次选择也是对的。虽然8月不是龙胜梯田最美的季节,但我们在记忆中定格了雨蒙蒙、绿油油的梯田,别有味道。加上阳朔的一些意外收获,这趟旅行在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竟有了舍不得走的感觉。这在过去那么多旅行经历中是不曾出现过的,也足以证明阳朔是个好地方。
阳朔很小,我们住的那条叠翠街竟然横穿了整个县城,走一趟不过十几分钟。桂林也很小,在几个热门景点总能遇上眼熟的人。爬大寨梯田时,我们途中避雨见到的一家三口,后来在大寨车站以及漓江漂流完毕的兴坪车站都遇到了。我们在大寨从一号景点去二号景点所遇上的一个跟我“撞衫”的人,后来在阳朔叠翠街同一个店吃啤酒鱼。要知道叠翠街通街都是啤酒鱼啊,而且各家店的名气不相上下。
到阳朔的第二天,我们先去漓江漂流,从杨堤到兴坪这个精华段,机动竹筏一趟是120元,另算20元一人的门票。通过酒店代理的票,我们拿着一个盖章的收据坐车到杨堤竹筏小码头,一个小伙子在那接我们。小伙子姓卢(13077633533),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基本不识字,也不会上网,宣传途径少,这让他悟到了诚信经营的效力,靠回头客吃饭。
丽江漂了一下午,中间停停走走,还上岸吃饭。卢小伙很耐心,遇到景点给我们讲解,需要停下拍照招呼一声就成。他希望我们回来能帮他在网上做些宣传,我答应了。他家里三姐妹都在从事旅游业。旅游业这名词太抽象,我理解成是都在开机动竹筏。他对熟人介绍的回头客比较看重,除了以90元价格优惠,还承诺黄金周期间不涨价。
后来知道,我们入住的酒店订票系统是神通广大的,什么票都能订。再后来知道,不是他们神通广大,而是整个阳朔都建立起了一套成熟的旅游“签单”体系,打通了上下游的所有资源。任何一个正规的酒店或代理机构开示的盖章收据,都能在阳朔各个景点通用。这种模式有点类似中关村电脑城之间的“扎货”,我是第一次在旅游市场见到。
买《印象刘三姐》的“看台票”,把我们对阳朔发达的旅游业的认识推向了高潮。正票太贵,最低150,我们在酒店定了30元的“看台票”,还包接送。就如前面所言,对于陌生东西我们思维总是带有太强的惯性。我们在酒店等来了“接送”我们的车,一辆女式摩托车,不是想象中的面包车。这摩托车把我们七拐八拐带入一条乡间小路,我们正心里发毛之际,他停车说到了,走一小段就是。
“看台”在一农舍旁边,带我们来的那位大叔,给我们找了两把小椅子,两把蒲扇。坐下来,江对面就是演出。我们吃惊之余,很快明白怎么回事。没有因为“被骗”而生气,倒是对这种盈利模式非常好奇。
负责《印象刘三姐》演出的那个公司,看来就像北京机场高速的首发公司那么不得民心。据说,他们一天收入二三十万,是当地的纳税大户,但不让沿江的人一起发财。不用附近的人,不征附近的地,以为自己能全部搞定。没想到,对江这边独有风景。村民把沿江的竹林砍出一个又一个豁口,煮起农家饭,搭起小看台,通过旅行社出售“看台票”招揽观众。演出公司急了,找政府投诉这些农家饭“无照经验”,把农家饭店给拆了。但野看台没法拆,我看旁边一家业务开拓比较早的,一个晚上有数十人,净收入数千元。
最后一天安排了遇龙河漂流,与骑自行车玩月亮山、大榕树。当地租车的很多,5元到10元,单人双人都有,山地车稍贵一些,要20。从网上看到,最好的山地自行车在阿强那里,30元一天。
阿强(13667866480)是个强人,3年前花了3年时间骑车环游中国,最后落地阳朔。阿强是个东北人,找了个重庆姑娘当女友,阿强自诩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鲜花”现在南宁做生意,“牛粪”在阳朔的小店主要是图个乐子。一个月铺租2千多,淡季保本,旺季挣个小2千。阿强最牛逼之处也正在于他不以此谋生,仅是兴趣,挣钱靠南宁那朵鲜花。阿强还是个热心肠,在路边看到有人自行车坏了,就帮忙弄了半天,虽然没弄好,却在车链子那揩了一手黑油。
全国最让人心动的风景古城有2个,一是丽江,一是阳朔。阿强当时反复比较,选择了阳朔落地,原因是丽江周边配套景点太少,而阳朔依山傍水,可玩项目太多。每天忙完后,阿强就去打牌、游泳看奥运,日子跟神仙似快活。
遇龙河的漂流看起来与漓江有些重复,但风格不一,两者都值得尝试。漓江的是机动竹筏,江面大气;遇龙河的是撑杆竹筏,河面平缓,两岸景色秀气。看到遇龙河两岸的山,会明白山字为什么那么写,真的很像。而在遇龙河上静静的漂流,景色之美可以让人抛弃耳朵的享受,贪婪这难得的静谧。音乐与美景,原本为惬意二友。但在最美的景色面前,音乐其实是多余的。
听阿强介绍说,阳朔房租很便宜,3、400元就有一套小两居,家电全套。幻想如果有一两个月假期,到这边租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向往不已。
游玩攻略:
a,如果是抱着休假态度过去,行程一定要做减法,安排别太满,否则达不到休息效果。算下来,精华之处其实就梯田、漓江(杨堤-兴坪)漂流、遇龙河漂流、骑车游月亮山与大榕树。
b,如果是两人出游,在当地找个店拍旅游婚纱照是可以考虑的。山水片,中国最美不过漓江,这种纪念不是到处都有的。
c,桂林市区的出租车司机比较讨厌,在酒店或公园趴活的都是懒人,只想宰人不想踏实挣钱。建议到马路上打那种跑起来的出租车。龙胜车站,有不少梯田旅社的人在发小广告,但攀谈下来感觉人其实还不错,可以从他们那边得到一些旅游信息。
d,吃在桂林与阳朔。桂林米粉,很出名。火车站如家店的旁边,就有几个大排档,米线3块一碗,我吃起来已经很香,不知道算不算正宗。后来在阳朔叠翠街大名鼎鼎的瘦子米粉吃,味道其实差不多,我一吃就是两碗。梯田上面的土鸡汤很值得一尝,就是60元一只的价格稍贵,可以“一鸡两吃”。到了阳朔就别喝鸡汤了,啤酒鱼、田螺釀、豆腐釀等排着队可以尝。我们住了3天,吃了好几个店的啤酒鱼和各种酿,很爽。叠翠街上的“谢大姐”、“陈大姐”、“段师傅”等几个规模很大的店,都挺正宗的,但价格不算便宜。两人,一顿60到100元。在叠翠街每个饭店吃饭,都会先上一个可乐瓶。第一次我愣了,细看原来是灌装的晾凉的茶水。应该用的漓江水,味道很清凛甘冽。
d,如果去梯田,一定要带雨衣。不要相信天气预报,梯田那边随时变脸,才不管气象局。这边的雨一般是竖着下的,打伞也不会太淋湿。我看到有竹篓的妇人打着那种奇大无比太阳伞,原来插在街头的太阳伞可以这么用。
e,大榕树值得花1、2个小时玩。月亮山就算了,实在没什么玩的,骑车从旁边的“观月路”绕一圈,停下拍几个照片,就可骑车(40分钟)返回阳朔吃饭了。别在那条观月路的村里吃饭,接旅行团的,据说又贵又难吃。
f,全程交通。桂林到龙胜县城,在桂林汽车站有直达大巴与普通大巴。桂林汽车站在火车站的旁边不远,走路不超过10分钟。建议坐直达大巴,省事。龙胜县城到平安梯田,一天2个小时一班,下午1点、3点、5点都有。如果赶不上这几个班次,可以坐到龙胜县城到大寨的班车(20分钟一趟),到“二龙桥”下,桥下有专门上平安梯田的区间巴士(5元,10分钟路程)。桂林到阳朔也是在桂林汽车站坐车,也有直达跟普通大巴,建议还是坐直达大巴。回来时候在阳朔要问清楚,直达大巴在车站里头。
2008.08.22 3:30
- 象鼻山
- 左窗外的龙脊
- 右窗外的龙脊
- 40元一天的小木屋,长满窗户
- 土鸡汤
- 大寨梯田
- 漓江漂流竹筏
- 骆驼过江
- 遇龙河竹筏
- 阳朔的漓江啤酒鱼
- 月亮山
- 刘三姐定情的大榕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