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00多买了3本书

(2008-06-13 03:19:33)
标签:

文化

分类: 江湖
凡事都有第一次,这不是我第一次到香港,却是第一次在香港买书。感受是,贼贵。两本薄薄的人像摄影教材(其中一本单薄得跟杂志一样),加上一本伟人传记,价格超过400元。

 

400元如果在国内买书,怕得用扁担来挑。我前些天在家乐福买过几本书,原价2、30,折后不到10块。买完我显得很高兴:买书比买猪肉排骨便宜多了。

 

早就听说海外的版权值钱,我这里对海外的理解概念止于美国。记得一个老乡去美国留学,跟我咨询买数码相机事宜。我说你买来的用途,他说是拍书。

 

拍书?真是第一次听到。原来,美国的书随便一本书就几十美元,折合几百人民币。朋友一边感叹在国内的同胞真幸福,几元钱的盗版唾手可得不说,就算国外的大部头影印版,也只是人民币几十元。

 

美国版权保护意识教育的早,在那边搞盗版不仅犯法,还会被鄙视。所以,我那老乡即使没钱买书,也不敢从图书馆借书复印。但美国没有风俗或法律说不让“拍书”,朋友买数码相机的念头便应运而生。

 

看来,全世界最聪明的真是中国人。

 

前些天去美国出差了一趟,没见着我那老乡,但见到了很多英文书。书确实贵,买不下手。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买了也看不懂。这次在香港机场倒是看懂了很多,没想到价格竟也这般贵。当时我摸起一本书,掂了掂重量,在心里默念着说,这天杀的不会8、90块吧。翻过来一看,140。换在内地,这应该30、40都不到。

 

但朋友说,到了香港不买书是很失败的,这逼得我开始反思去年几次到港的成就感。而确实,在我从家乐福花69元买了一个三层的小书柜放在床边后,总会忍不住感叹书也已经过了非借不能读的时代。

 

我一个朋友叫FK的,狂爱藏书,家里好几个书柜。他最牛的地方在于,每天能把书柜“随身携带”。表现为,谈论任何一个话题,他都能旁征博引,左右逢源,言必称“某某书的某某人如此如此说过。”

 

我做不到那样,至少在对书的投资上。我骨子里是一个很小农的人。我喜欢花钱买电子产品,因为感觉那东西地里种不出来,它应该就值那个钱。对于书,我就抱有它天生就应该打折的心态。可能国内目前多数现代或后现代作家都跟我高度共鸣,所以他们就每天疯狂地制造垃圾书,为打折市场提供持续的兴奋力。

 

而最近跟很多朋友聊多了,发现,有些书是只有香港的才有看头。比如一种我不说你也知道的,还有一种是摄影书籍。朋友在淘宝上给我发过链接,一本摄影小册要200多。我当时吃惊万分,他说值这个钱,国内编的摄影书籍都是狗屎。

 

我以前只觉得国内的教材是狗屎,考试宝典是狗屎,畅销小说是狗屎,没想到摄影这个看上去有点清高与干净的行业,居然也逃不过狗屎的困惑。为了不让自己的眼睛与狗屎为伍,所以我在香港机场犹豫半天后,花出去了400多元。

 

2008.6.12 22:0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