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米国初体验(记亚特兰大)

(2008-05-14 17:28:27)
标签:

旅游

分类: 旅行记

高中之前没出过广东,大学开始喜欢旅游。被一个老乡(男)影响的,攒点钱,坐着火车全国各地到处跑。最悲壮的是一个人爬泰山,最可惜的是有一年冬天,老乡去漠河,我怕冷,放弃。

 

毕业后,老乡回家乡打工,我一个人跑了段时间,后来遇到GF。很快,把她培养出来。我又开始2个人到处跑的生活。特别是刚好上的时候,没啥地方去,周末就往保定、石家庄这些近地跑。把赵州桥、狼牙山、驴肉火烧这些冷门词汇给挖掘出来。

 

很快,我们经济跟时间能去的地方,都去了。内蒙,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宁夏,上海,浙江,江苏等,几乎踏遍半个中国。偶尔有些机会,我还跑到了经济跟时间本来不能到达的地方,那是蹭了出差的光。比如丽江,以及新疆喀纳斯。

 

这次也是出差的机会,跑的更远了一些,到了传说中的米国。老实说,米国于我的概念,不是旅游,而是体验。原因很多,一是我一直有些排斥老美的自大,二是觉得这个地方没有历史沉淀。

 

当然,这都是个见与偏见。我肯定不会要求大家跟我一样喜欢夜晚的周庄,以及下午的西塘。

 

这次沾了英特尔的光,我顺利搞到签证。签证这块,是最体现中国人是二等公民的地方。特别之于我,有过一次悲惨的拒签经历。那天早晨,我轻飘飘地感到大使馆,排队四个多小时,被那个女人问了几个问题,然后告诉我不符合签证条件。我又轻飘聊地出来。出来一个重要决定就是,第二天去爬泰山,以舒缓我郁闷之情。

 

人总是要往好处想的,如果你一辈子钻牛角尖,会过得很不快乐。我其实知道,米国签证之南,恰也体验出它的魅力。如果你搞定了它,那么小日本,小法国,加拿大这些国家的签证,都是“平趟”。

 

第二次签证很顺利,我准备充分,对答如流,连最刁钻的问题都想好了。面试官果然问我,你上次为什么被拒签了?我想,他妈的为什么拒签,你们自己都不知道吧。你们米国屎馆没理由就拒签是出了名的,还跟我装逼。但我回答说,上次时间仓促,我资料准备不足。很快,那边扔给我一张白色的小卡片,意思就是OK了。

 

上面的铺垫,就如米国西餐之前的前餐。貌似多了一些,这个“初体验”,就从入关讲起吧。我们目的地亚特兰大,但要到纽约或旧金山入关,然后倒一趟飞机。我们订的票是到旧金山,华人聚集的地方,著名的唐人街就在这儿。

 

飞旧金山11个小时,如果你很久没有坐火车了,那么这种长途飞行就很难忍受。为了让自己“第二天舒服一点”,我提前查了航班的机型,以及座舱布局,想挑一个好位置。到了柜台,告诉我说没的挑了,好位置都让人捷足先登。草,怎么旅美的人都跟我一个素质。

 

入海关之前我被同事吓过,他说有人在海关那里被卡住了,如果他认为你有移民倾向,那么就得马上买当天飞机返程,并且永世不得再来。其实不是这样的,他们就是随便聊聊,跟签证不同的是移民官不懂中文,我得用蹩脚的英文跟他们交流。但我又不想移民,理直气壮,听不清时就“pardon?”顺利入关。

 

第一次购物体验,献给了旧金山机场一个小卖部。跟同行的媒体朋友尧熙一起买水,水挺贵,一瓶纯净水2.2美元,一瓶可口可乐的混合饮料2.7美元。店员态度很好,找钱时候一张一张钱数到手里。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个神父,我看他伸着手被数,还以这种服务只针对神父,没想到对我也是这样。问题是,把时间花在数钱上,结账效率就欠佳了。

 

服务业在米国,不是高级工作,而且多是黑人,这看出黑人在这边地位不高。空姐中就有黑人,这看出米国空姐地位完全不如中国。更意外的是,还有大妈,其中甚至有老头与老奶奶级别的人。我坐的是美联航空,后来知道他们的“空姐”之粗糙,是世界出名。

 

亚特兰大是个很小的城市,米国人能把1996年的奥运会忽悠过来,真是有本事。住下第二天,组委会就用车拉着我们跑了一些景点,主要是石头山公园,那边有个仿古的主题村庄,周末很多当地人都过去休闲。我在村子里走着,一下子见到的米国人比之前二十几年的都多。

 

但市区那天人很少,我们在奥林匹克公园时,看不到几个人,感到很寂寞。据说因为是周日上午,人们都到教堂去了。车也少,他们有笑话说,某天开车出去等一个路灯,有三辆车,发牢骚说咋这么堵车。如果把他们扔到北京的国贸或五道口,那就好玩了。

 

这边的节奏也快,城市干净,街道不定期用水冲洗(这看出老美一点都不环保与节约能源)。很多人逛着逛着,说想移民。那天下午,我们在飘的作者故居附近溜达,为了等人,在路边坐了很久,看一对年轻夫妻在公寓楼下擦车,两辆车,反复看了一个多小时。

 

当地的导游说,那个有些年头的公寓,两室两厅100平米左右的,大概是30多万美元。按照当地的收入水平,其实一点都不贵。买车更不说了,他们1、2个月工资就能搞定一辆车子,而我们国内所谓的白领,1、2个月工资只够买只镜头。

 

米国马路太大,加上米国人胖,这导致路上跑的很多都是福特、雪佛兰、GMC大皮卡或SUV。开奔驰、宝马在这边是很不起眼,连平时在北京飞扬跋扈的路虎、悍马都显得小。

 

据说当初他们规划国家交通网络时,重点就是发展航空与公路,所以米国的铁路是一个软肋。照理说,旁人开大车无可厚非,但很多硕大无比的车子里头坐的都是小女孩,这很滑稽。他们房子太分散,没车不行。我们路过市郊时候,看到路边很多一处一处的小房子,跟米国电影演的一样,门口都停着车。所以他们做点啥都要开车,这边很难看到便利店,更别想出门就见到成都小吃。

 

亚特兰大的红绿灯都是用铁丝挂上去的,风一吹就在空中晃荡,不知道其他城市是否这样。我们来之前,据说这里刚走了一场台风,把很多写字楼的玻璃吹的支离破碎。这应该是一个多风的城市,这种红绿灯的设计应该是方便被风刮掉了再挂吧。但如果砸到人的脑袋,不知道算谁的。

 

到米国的头两天,很多同来的朋友都忙着倒时差。对我来说,在北京也是黑白颠倒,缺乏睡眠,所以应该不存在时差一说。飞机倒了几趟,时差换来换去,唯一不变的是出发前就上火的嗓子,还是很不舒服。我明白了,原来有些东西是守恒的。

 

除了在抵达的第二天下午驱车半个小时,在市郊吃了一顿很正宗的中餐,接下来的时间我都在蹂躏自己的胃。特别是,一连吃了三顿牛排,我觉得自己还不如当头牛,吃草都比这强。很怀念北京的西红柿蛋花汤,其实哪怕有口泡面汤喝喝也很幸福。霎时间很同情来这边念书的同学,饮食食差距真不是个小问题。

 

喝的倒没啥,我们住的附近有家麦当劳,也有红茶。加上我收拾行李时长了个心眼,拿了几包诺顿过来。可口可乐总部就在亚特兰大,我们参观时可以免费品尝到他们在全球销售的各种饮料,挺有意思。

 

这边吃的不太好,穿的也很随意。因为胖人多,黑人白人都这样,挺着大肚子,翘着打屁股。对天发誓,我一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如此巨大的屁股。这种身材下,传什么启示就很随意了。我看到他们多是拿宽松衣服一包裹就完事儿,很少亚洲人特别是小日本的哪些个性与讲究。

 

我们住的地方是市中心,附近就是奥林匹克公园,公园中有个音乐喷泉。每到晚上,从世界各国汇聚过来参加英特尔ISEF的人就会陆续过去听。我曾经也安静地待过一阵,感觉到一股浓浓的和平气息。这中间,所谓的文化冲撞,所谓的种族区分,都可以忽略不计。

 

(注:这本该是前2天的内容,赶上地震,一直没写出来。这时候补上,希望不会破坏主旋律。不管如何,日子还是要过得。睡觉前,为灾区人民祈福。5月14日5:25亚特兰大时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