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科技 |
分类: 江湖 |
2007年12月17日,下午2点,香港PConline办公室。
张小姐从会议室走出来,后面跟着林先生,我有点惊讶。之前跟博达公关公司约她的采访,说有难度,她可能晚上才到香港,我还以为今天见不到她。
张小姐跟我握手,并向林先生介绍,说我之前也是太平洋的,我再度惊讶。我开口叫林先生,又接着叫张小姐,同事崔西在旁边目瞪口呆,这次轮到她很惊讶。
显然,崔西不是老太平洋人,老太平洋都习惯了这称呼。张小姐是太平洋网络的副总,我以前领导的领导;林先生是她的上司,我以前领导的领导的领导。
林先生是香港人,香港那边一般喜欢尊称老板为某先生,所以公司的人一直叫他林先生。张小姐是内地人,14年前大学毕业就进了公司,当时林先生叫他张小姐。一晃十几年过去,大家就一直叫了下来。
2年前,我从理工毕业偶然混进太平洋北京站时,没想过某天会以这种方式与他们见面,更没想过会握手。他们的手都很软,像所有大人物的手一样。之前被别人说过“手软”的有克林顿,以及马云。
时间很紧,握手完就进会议室直奔主题,采访。两天之后,因为这采访,我成了TW论坛几篇热贴的男主角。
有几个人在帖子里亲切地称呼我“二百五”,过去没少被骂“傻逼”,但很少有人用百位数字来描述我,挺有新鲜感的。
从香港回来就看到那帖,仆仆风尘还没洗去,惊奇是有的,但不意外。太平洋抢先上市,惹了不少人。另外就是这些年,那么多人进进出出,也会对其中是是非非有着自己的解读。
过去写了那么多东西没人关注,这次总算有人关注了,虽然是骂。我是看开了,所以干脆阿Q一把。
很多人对我在提问中提到太平洋是网络编辑的“黄埔军校”的说法义愤填膺,从而咬定我是太平洋的“枪”。我懒得争辩什么,因为这不是我那篇采访的重点。
我欣慰的是,一些老太平洋同事看了其中内容,回来找我交流,我淡淡一笑。
最后想说的是,我对这家自己母公司的上市,始终怀着中立的心情。出来这一年多,我已经麻木了。如果你试试每天手机开24小时,只睡几个小时,其他时候都跟电脑抱在一起,你也会麻木。
对于带“母”字的事物,大家总会怀有别样的心情,比如母校。我的母校,那家我们曾经扬言要在毕业后跑到校门口集体拉屎的学校,现在想想,也挺可爱的。其实,毕业那天我们谁也没有跑到校门口去拉屎,都没去。
招我进太平洋,领我入行的一个职业经理人,一个为太平洋效力七年的人,前些年被太平洋没有理由就开掉了。当时上面的解释是,缘分到了。
他很坦然,接受了这理由,休息了一段时间,重新出来找工作,后来混的也不错。记得他去面试一家公司时,公司老总很好奇:一个为公司卖命七年的人,突然被干掉,怎么在外面听不到他的一句怨言?
他理由是,发牢骚无济于事,还损人不利己,这种事情他不做。这些年来,他在圈子的口碑很好,我一直努力向他学习,不知能不能做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