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江湖 |
先看三个新闻事件:
“7月17日消息,在众多PC企业相继强调要通过差异化路线走出低价泥潭时,联想近日却再度举起降价牌:联想旭日系列产品全线调价,最高降幅1000元。其中,旭日C410打出3999元低价,成为联想首款跌入4千元的笔记本产品。”
“7月18日上午消息,针对日前联想笔记本首次跌破4千元,华硕迅速跟进2款3999元机型的举措,中国惠普市场人士向新浪科技强调,惠普不会参与此次笔记本价格战,但将制定支持经销商的策略。”
“7月17日,今天上午收到市场经销商的消息,有经销商将两款华硕的笔记本打出了3999的价格。昨天和今天,华硕都在和代理商沟通如何应对这次事件。没想到下面经销商已经率先报出了3999元的低价,华硕却明确表态3999我不跟。”
上述三个小段想到三个问题:联想豁出去,惠普抵制,华硕半推半就;价格战是伤害品牌之措,这把双刃剑不到最后关头不会出鞘;联想为什么愿意牺牲利润,为什么愿意打价格战?
根据IDC数据,中国惠普的消费类笔记本已持续多个季度增长第一。今年第一季度,惠普消费类笔记本份额居国内第二,与多年的本土老大联想仅有0.8%的差距。惠普追杀到屁股后面了。
不难发现,联想参与此次降价的旭日系列恰是其消费类主力产品。显然,联想发起此次降价因在中国笔记本市场遇到来自惠普的巨大挑战。
尽管中国惠普整体笔记本份额与联想还有10%的差距,但惠普的咄咄逼人,以及近乎不可思议的增长势头,已足够联想产生危机感。此外,导致联想产生危机感还有一个原因,即戴尔的“教训”。
自去年第三季度在全球PC市场销量超越戴尔以来,惠普一直以全球PC老大的身份自居,这么一居就是好几个季度。尽管戴尔每次接受媒体采访都不谈对此看法,但大家感觉他郁闷透了。
“那么多年来的本土市场第一,已经是联想的信仰与支柱,如果丢了第一将是多大的事儿,那是比财报亏损更郁闷。”联想对本土第一的捍卫,在一些记者眼中已经成了对尊严的捍卫,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为了不丢人,联想别无他法。于是,联想拔出双刃剑。
2007.7.18 9:23
相关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