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偏执狂去了网易

(2007-06-17 14:49:27)
分类: 私隐

fk990(以下简称“fk”)是谁,我的博客有他友情链接,就是那个“自称一个偏执狂”,这里不多说。

 

我们刚认识的时候,他在Chinabyte,我在PConline。后来我去了QQ,再后来到了Sina。他在CB一直待着,每天写写稿,看看书,喝喝咖啡逛逛街,无欲无求。

 

后来网易科技抛了绣球,他跟对方聊了聊,不久就决定过去。他曾咨询我的看法,我自己有过两次跳槽经验,就说跳槽未必是坏事。如果在一切都没有头绪的时候,这不失为一个重新开始的办法。

 

后来他去了网易。上班第一周,没看到他的稿子,感觉他一下子开始不食人间烟火。我MSN问他,普通新闻你都不盯了么,整天就只搞策划?他说不会的,应该有一个调整期。

 

之前在网易也有一些朋友,但fk对网易的认识,远比其他朋友的描述要生动。一天晚上,在苏州街与知春路交叉口东北角的新岛咖啡二层,他兴致勃勃地比划说,网易的办公桌有多大多大。

 

我问,是不是有双人床那么大?他更正,是单人床!于是众人都概叹不已。之前其实听网易京科讲过那里办公环境,说不亚于公司旁边的Google。我没去过网易,但参观过Google。fk的描述,进一步引起我的无限遐想。

 

我已经好久没有为朋友写过文字,从我开始变木以来。以前不是这样子的,以前朋友过个生日或放个P,我都要撰文小赠。现在回忆起来,原因除了日子无聊、时间宽裕外,文字应该是当时最省成本的赠品之一。

 

我不得不也开始追忆一下fk,但优点实在不好挖掘,缺点却信手拈来。思前想后,优点算是为人单纯实在,厚道人家吧。当然他自己老喜欢补充一点:对朋友仗义。至于是男朋友还是女朋友,另议。

 

游离在优点与缺点之外的“特点”,fk还是有的。一是看书,二是雄辩,三是玩游戏。

 

先说玩游戏,因为我不太爱玩,所以没法对此发表权威评论。但在他花1100元每月租来的一个仅有十几平米的小窝里,窝藏着Xbox360、PS2、PSP、任天堂Wii、Gameboy、iPod、台式机、笔记本等各种在内地能买到的最前沿的行货、水货电子设备。

 

前些天我问他,你多久没玩Xbox了,他说有半年了;我问他,你多久没玩Wii了,他说快一个多月了。于是我又抓住了他乱花钱的话柄,他总有理由给雄辩一番。

 

当初买Xbox360,他说不跟索尼的PS2冲突,因为在他很小很小的时候,看上一个游戏机,家里不给买,他就发誓长大了要自己挣钱买。这种信念是对的,我多希望他当初发誓长大要做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买任天堂Wii的动机更为单纯,他某天去到一位有夫之妇的家里,看到别人家里有一台这个,试玩了几把,感觉很有趣,回来就给自己一个可以健身减肥的心理暗示,没多久就花了2K多抱了一台回来。

 

开卷有益,看书应该是优点,但fk看书给我感觉有点鸡不择食。当然,我的意思并没有隐藏他喜欢看禁书的话外之音,虽然他不止一次跟我承认过,他喜欢看。坦白说,他对于一些事情的钻研深度是很让我折服的,这体现在他开始带一家新客户,可以到市面上收集关于这个企业的所有书籍,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完。

 

他不止一次嘲笑我看书慢,这点我羞于启齿。2005年刚转型做新闻的时候,我就开始看《采访技巧》。由于买不到书,只能在电脑看PPT,一百来页都是精华,可惜我现在还没看完。后来又陆续添了几本热门新闻书籍,比如《华尔街日报讲故事技巧》、《全能记者必备》等,至今也只读完《在采访中逼近真相》。

 

我忘记是谁说过,看书多了容易失去自我,这也就养成了fk近乎固执的雄辩。如果你细心观察,还发现他辩论到高潮的时候会口齿不清。

 

我高一时代表班级参加校辩论赛拿过亚军,从那以后就懂事了,也就不爱跟人辩论。但每次忍无可忍之时,我都能用最少的语言,一针见血地命中他观点的七寸。有时他当场就趴下,有时是经过几天甚至几个月的面壁之后,再回头电话我说,你当初说的真TM的准。然后又补充一句:你是怎么做到的?

 

上面讲了那么多,仿佛都是负面基调。但其实,fk对我的影响与帮助是巨大的。fk在今年3月28日的一篇博客文字里提到了我,说:

 

“无论是他的文字,还是他的为人,总是给人透露出一丝精明的感觉。包括为人处事,他都比我成熟很多,可能是阅历不同所导致的吧。刚认识他的时候,老实说,我觉得他并不如我,无论是对文字的感觉,还是对新闻报道的处理。但截至今天,他已经在各方面超过我了。”

 

对于这段话,我有话要说。到了今天,我也不觉得在各方面超越了他。我还是跟过去一样会碰到没有头绪的项目,需要跟他讨论或学习。而刚认识的时候,我也不认为自己的文字感觉与新闻报道处理完全不如他,后来他更正了文字感觉这块,说因为之前没看过我的私人文字。于是我们握手言和。

 

关于过去,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的热情。我刚开始做新闻的时候,没有经验,没有资源,没有老师,没有方向。他毫无保留地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并且还是在我们刚认识的时候。他认为,“虽然不记得我们是怎么变成朋友的了,但同一类的人总是很容易找到共同的语言和奋斗的目标。”

 

他对于朋友的认识,有着一点我至今未能苟同但却也没有狠心推翻的理论。他说,可以毫无保留地帮助一位他看得起的朋友,是因为他把朋友当作了共同跑步的对手。对手进步了,才能刺激他自己也进步。

 

讲了那么多,忘记介绍他外观。fk来自我国西部兰州,变异到位,全身毫无西部汉子粗犷之气:皮肤白皙剔透,若是女孩,会被很多坏人吃豆腐;个子中档,但看上去不显高;圆脸戴一黑边眼镜,如手里抓三根筷子,就是“熊猫烧香”。

 

2007.6.17 14:48

注:本篇文字,未经许可,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转摘!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