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私隐 |
兄弟小雄说我一个月飞两次上海,“真商务”!这分明是骂人话,哪有商务人士去机场坐大巴,出机场挤公车的。
因为分众并购好耶,与戴尔CEO访华的事,我一个月内跑了两趟上海。到上海去要带很少行李,方便在虹桥机场挤车。当然如果飞浦东机场另当别论,那边有机场巴士跟磁悬浮。
虹桥离市区近,很适合打车,只是机场等车五道弯,每道一百米长,排半天也没见动静。一个当地人说,正常排队得半个小时,这坚定了我继续挤车的念头。后来同屋告诉我,他就是打车过来的,确实等了半个小时。
挤公车也不容易,票价四元到市区,价格下来了用户也多。北京300路,上海虹桥机场专线,如果不是没办法,大家见了请尽量退避三分。其实在这么拥挤的车厢内,坐着想这个问题是很不应该的,尽管我上车时擦破了一只腿。
“为您提供便捷舒适环境,打造最具国际人性化机场。”我低头挽着裤脚检查腿伤,一抬头就看到了机场附近一块宣传牌。这应该是上海最大的一句睁眼就能看见的瞎话。
以前的领导Rain在上海生活了四年,说上海出租车不好说话。但我打了几次没碰到他说的那种,倒是北京司机也不都是好人。我那天打车去坐机场巴士,就碰到三个黑心的。两个是大忽悠,一个是笑面虎。
从金宝街到国际饭店附近的机场巴士站点,不过2公里。第一个师傅变相拒载,说方向反了,没法调头,请我下车。于是我到对面马路接着拦下一辆车,第二个师父说就应该是刚才的方向,这边过不去,于是我又下来了。
拦下第三辆车,我问他“国际饭店”去么,很爽快就走了。后来打车花了21块,我才知道那附近还有一个“国际大厦”。师傅装着听错了路,也没把表按停,嘴里还说早说国际饭店,谁还犯得上兜这点路。
他是这么说的,但没这么做。表没停,钱照收。我啥也没说,就当打赏孙子十块钱。这事情的结论是,在CBD附近跑的北京出租车真TM黒。
坐磁悬浮列车去浦东机场,就不会碰到上面的问题。虽然能50元票价小贵,但当成体验嘉年华游乐场,心态就完全不一样了。听大学寝室老大叶子说,当初磁悬浮票价80元。太贵,没人坐,于是降到了50,拿机票还能少10块。
不过平常去浦东机场的旅客少,坐磁悬浮的更少。我进去看车厢基本是空的,很多人还拿着相机不同拍照,指指点点,非常新鲜。
每节车厢前后都有一块时速表,看它速度一点一点往上加,加到301公里就停住了。车厢以F1速度巡航了几分钟后开始减速,七分钟后准时停在终点站。真不过瘾。
磁悬浮起点在地铁二号线的龙阳站附近,出来走几十米就到。坐地铁去龙阳站,看到两“孙猴子”飞身进来做兼职,十分厉害。就是两小孩,从一个车厢们突然飙进来,迅速向乘客撒下一堆小广告,然后在另外一道门关上前飙出去。
北京地铁没见过类似的案例,他们到首度来应该大有发展空间。上海有很多东西跟北京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街头。在上海经常能看到大白天有人翻越马路边的护栏,当然动作远不如刘翔般优雅。
那天跟老同事TMK在路边一起打车,没想到自己也“飞檐走壁”一回。当时的情景来不及思考,他隔着护拦匆匆拦下一辆桑塔纳3000,自己很熟练就飞身过去了。我在慌乱中把背包扔给他,然后在阳光普照的上海街头当众完成了一个“骑墙”动作。
好多“往事”不堪回首,但有两件事记在了心中。一是戴尔CEO访华一行,我们、晨报、信报、北青等都用了陈亮友情提供的照片,为了表示感激与尊重,所有照片下方都打上了“陈亮 摄”。好人陈亮,这趟牛叉大了。
另一件事,那天下午有两个多小时的空闲,我在逛外滩与写综述稿中做出了选择。在上海中信泰富广场,B1一家麦当劳一角,我用两个小时写完上海一行的第六篇也是最有篇幅的稿子。用尽NB最后百分之一的电力发送出去,搭档电话说,“收到了!”
2007.3.24 17:2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