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将如何写美铃的最后一年

(2006-11-25 11:21:14)

最近很忙,不同的事情也很多,新片也在制作中,一转眼就到年底了,时间过得好快,心比较满的时候,就很难有状态写好文章,美铃的最后一年的文章,我是要好好写的。

最近在百家讲坛中听到一句话,是庄子《逍遥游》中的,“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大体的意思是“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越发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地划定自身与物外的区别,辩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呀!”

人内心的淡定与身外的名利如果能成一个平衡的力量,人能够在追求理想中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境界,才能够达到真正的内心平静。

如果从更为具体的心理学角度上来看,这里有一个自我评价的问题,就是我们在自身判断机制中,建立了什么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我们应该时常的问自己,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才觉得满意。我们过什么样的人生,我们才觉得有价值?对于个人自我评价的标准,是一个人做事做人的关键。

如果一个人把判断自己是否成功的标准,建立在名利上,其心理必然是起伏不平的,因为名利是浮沉最快的东西,它不能作为人生发展与前进的基础。而一个人把标准放在自身道德与能力的完善与提高上,这个人才能越来越平和,因为这些价值体现的主动权在自己,而不是在别人。一个能抛开世俗,能够真实的评价与认可自己的人,是成功的人。

作一个能够真正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而不以为意的人,很难,大多数人是活在别人的评价中的,自己不相信自己,而更愿意去相信别人。想获得群体的认同,这种特性并不是坏,这是人社会属性的一个表现,好的认同标准是值得接受的,但如果将群体所有的认同扩大成为自身的价值的标准,就会完全迷失自己。

对于名利,并不是抛开就能获得道德的提高,也不是拥有就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它本身是实际的物质体现,但就其实质却是一种体现你能力与道德的虚体,它是你自身合力的一种体现,你拥有了为社会为市场服务的能力,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但如果舍本求末,不将自身的能力提高放在基础,而把名利放在脚下,最终就和要去抓住镜中的花朵一样,永远不能成功。

在庄子《逍遥游》中的后面,曾经提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句话的意思是,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这种境界如此之高,是否真的存在,有谁真的能不为名利所动,努力完善和发展自己的人生?

我什么时候能做到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