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你必须做好的3件事

标签:
董易林大雪养生节气 |
分类: 民俗传统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很多虫子要过冬要蜇伏,蛇和熊要冬眠,就是要养精蓄锐待明年而发。
《黄帝内经》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冬季养生,宜早眠晚起,收敛神气。衣服宜保暖贴身,保护阳气免受侵夺。夜卧时要使四肢暖和,气血流畅,这样则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血栓形成等。
大雪养生
由此看来,大雪期间寒冷程度要更加明显。同时,一阳之气开始萌动。因此,此时养阴和养阳同样重要。
根据这个节气的特点我们有必要做好以下三件事。
养阴
《黄帝内经》中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千字文》中说:“春发夏长,秋收冬藏。”两者实际说的是同一回事,都是人体的阳气随着季节变换在人体内周而复始的生、长、收、藏过程。
春天阳气生长,如春草萌生逐渐生长。人只需要顺着自然界阳气生长的大环境去舒展自己的身心就是养阳,因为你让你的阳气得到了生长。
到了夏季阳气旺盛长极,人们只需要将自己的身心都活跃起来,这样你的阳气便也长到了极点,此所谓养阳。
到了秋天,气候转凉,阳气开始收敛,阴气开始生长。我们只需要多补充滋养精血津液的秋季的果实、种子,减少外出活动,夜间早睡,便是养阴了。
冬天阳气闭藏于内,外界气候寒冷,此时阴气盛极。大雪期间,阴气极重,阳气当内藏。早睡晚起,减少外出,休养生息,帮助阳气与精气闭藏便是养阴。
护阳
大雪时节,气候寒冷异常,阳气又开始萌动,此时受寒极易损及阳气。出门前戴上帽子,围上围巾是必须的,因为“头为诸阳之会”。同时,还应该穿的厚一些,保护好前胸后背。因为胸部有心脏,属火。背部有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主管人体一身之阳气。保护好这些位置不受风寒所侵,便是保护你的阳气。而女性则尤其应该注意保护好小腹。
但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保护阳气除了居住和穿着温暖之外,还应该注意不可矫枉过正。如果居室内太过温暖,穿的太厚,身体经常处于出汗状态,对阳气的闭藏也是不利的。这会让我们更容易染上高烧、咽痛、咳嗽等温热疾病。衡量温暖的标准是,身体不出汗又觉得周身温暖即可。
静心
无论从养阴,还是护阳来看,静心都是必须的。静心,可以帮助人体收敛阳气,使阳气闭藏于内。阳气若能顺利闭藏,阴便能顺利生长。所以,做好静心是对身体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所谓静心,便是放下那些让你烦恼的事情。约三五好友,品茗谈心。或写书法、作画、阅读都是可以让你安静下来的好办法。
冬季养生,重在养藏。藏好精气,便是最大的养生了。
因此,我们除了生活起居及心态上的调整,还可以在没生外感病的时候吃些帮助精气闭藏的山药、芡实、莲子、枸杞。如果是舌苔厚腻的人,则建议多吃些大白菜、白萝卜以疏通肠胃为主,肠胃通畅才能补进去。
总之真正的养生,要掌握其中的道理,然后游刃有余的去生活。而不是将养生当作任务,反而变成了累赘,这样就不是养生了。
有关风水、命理、取名改名等相关问题,可关注公众号:易林讲易
也可咨询以下咨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