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易林
自古以来,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学问,也称为天人之学,天人之学与义理之学、会通之学并称为三大学问。
从先秦到明清,我国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都有自己的“天人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纵观之,一是老子的“见素抱朴”、“回归自然”的“顺天说”,二是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制天说”,三是《易传》提出的天人和谐说,观点虽各有差异,但主张天人和谐是一致的,认为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可以统一的。
http://www.gjzy.com/images/2016/0822/20160822092723934.jpg
《易传》提出的朴素而精辟的思想主要包括: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也要服从普遍规律;人生的理想是天人和谐。要达到天人和谐,首先要解决“穷神知化”的问题,唯此,方能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
《易传》又提出“裁成辅相”说,就是应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加以辅助、节制或调整,使其更加符合人类的要求。《易传》认为人生的理想应当是与天地相合,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违”、“不过”,讲究天人和谐。天人和谐也强调人的特殊性,但不主张片面征服自然。应“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并将仁的精神推广及天下,泽及草木禽兽,达到天地万物人我一体的境界。
温馨提示:然而如今,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过度、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这样必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你我都有责,让我们努力共同营造和谐环境,达到天人和谐。
-------------------------------------
扫描二维码,可咨询姓名、八字、户型风水,幸运的话,还能免费得到老师的八字运势简单分析哦~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6/08/22/l6KhypeTeNCPr6il3JiqiMjVlqXJkXuhl6KvYWVrcJJtaGuacGS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qaWX.png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6/08/22/l6KhypeTgNl9mXu2lqyBm7zTlnKXYpSoqnt5Z2VrcJJtaGuacGW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qaWX.pn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