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知识:风水学与地质学有什么样的关系?

周易知识:风水学与地质学有什么样的关系?
文/董易林
平时的文章中,我讲了很多风水学、姓名学、八字学在生活当中的运用,不过今天我想大家来探究一下稍显深入些的周易知识——即风水学和地质学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http://www.gjzy.com/images/2016/0422/20160422094828292.png
就大的环境来讲,易经风水学可以说是自然规律的一门学问,认为要遵从四大自然原则,则为大吉大利的一种心理祈求,所谓的四大原则即是指“了解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顺应自然”。有些关于风水的古书上则讲到“山环水抱必有气,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另有“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次等”。也就是说只有在藏风聚气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生气。而什么是生气?《吕氏春秋·季春》云:“生气方盛,阳气发泄。”生气是万物生长发育之气,是能够焕发生命力的元素,并不是我们现代人所讲的,一个人“生气”了,要发雷霆之怒的“生气”。
古时传统风水学对所勘察的风水区域、地貌、水流、水质、土壤等特别重视,有时还要闻尝土和水的气味,从中判断这个区域的自然环境(风水)是否有利于人的体质和智力,思维和生活发展。如水味甘甜应是吉地,适合居住或是建设等,如果水味苦涩则是不吉之地等……其中许多的道理与现代水文地质学也有相合相通的地方。尤其是风水学中的“龙脉”思想,与现代地质地理学关于山脉、水流与岩层走向的学问相对比较吻合。风水学中“保护龙脉”说法,也与现代水文地质学说中的水土保持的环境保护等观念也有着相同之处。
温馨提示:现代风水学的内涵与使命之一,就是系统地将传统风水学的数千年经验,与现代水文地质文化(自然环境)知识相互连通,从而研究出山川河流、地质地貌、山脉走向、水土关系及其产生的各种元素,对我们的生理与心理、健康、事业发展等的正反影响。所以说选择更好的地段、位置、方位居住、建设、发展,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顺应自然,从而令我们的生活更健康、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