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行人的旺运养生盛宴

(2012-08-17 10:58:03)
标签:

国际周易

董易林

养生

五行

旺运

五脏

五色

星座

分类: 民俗传统

五行人的旺运养生盛宴
文/
国际周易


http://www.gjzy.com/uploadfile/2012/0817/20120817094147756.jpg


    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如果要找历史上最早最“资深”的美食家,大概非孔老夫子莫数了。他老人家在那个以能否食肉来划分等级的社会里,就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并告诫弟子、门人“食不言,寝不言”。这是说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说话,以免影响消化。睡觉前唠叨个没完就会精神亢奋,进而影响睡眠。   

    和老师比起来,孔夫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就不如他老人家会养生了。只能“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虽然精神快乐,但身体却吃不消。这个最为好学,闻一以知十、不迁怒、不二过的好学生,却因生活蹇涩,不能擅自保养,二十九岁已是满头白发,英年早逝。如果颜子的生活好些,又能懂得“食谷者生”的道理,继承孔夫子的衣钵非其莫数。

    在我们美食的王国,“舌尖上的中国”有你遍尝不尽、眼花缭乱、色香味俱佳的美味,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吃不到的。但在一享口福之时,会不会“病从口入”呢?如何才能既吃得好又吃得健康,还有旺运之效呢?

    首先要确定你是五行中的哪个,用最科学的美食以养五脏。“木”有生长、柔和、舒畅之性、“火”有温热、明亮、升腾之性、中央“土”有承载、受纳之性,“金”有清洁、收敛之性、“水”有寒凉、滋润之性。其中“木、火”为阳,“金、水”为阴。土为中和。

    五行与五色、五味、五脏的对应关系:
    五行:金、水、木、火、土    
    五色:白、黑、绿、红、黄   
    五味:辛、咸、酸、苦、甘   
    五脏:肺、肾、肝、心、脾

    《黄帝内经》中说:白色润肺,黄色益脾胃、红色补心、绿色养肝、黑色补肾。”在选择食物时,切不可太偏,宜五味调和,这样才有利于健康;若一味过偏,过犹不及,反而会引发疾病。


http://www.gjzy.com/uploadfile/2012/0817/20120817094207420.jpg


    说到这里,不由得想起当年被各媒体捧为养生大师的张某某,极力推崇绿豆,使之一夜之内身价暴涨,成为“包治百病”的宝物,现在想来委实可笑。

     要了解五行与身体的关系才能吃得健康:
    1、肝为木,色青、属春:平时宜多吃绿叶菜,它具有舒肝、强肝的功能。另外,五行中青绿克黄(木克土,肝制脾),所以绿色食物还能起到调节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作用。另外酸味食物也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国医认为,绿色(含青色和蓝色)入肝,以酸味为主的酸梅、橙子、山楂、蕃茄,富含维他命,可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

    2、心为火,色赤、属夏:红色的食物首推蕃茄和胡萝卜,蕃茄富含蕃茄红素、丹宁酸等,可以保护细胞,具有抗炎作用。胡萝卜所含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炒菜时宜多放油炒制。赤色应心,其它如:红薯、苹果、红枣、红小豆、西瓜等也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在夏天多食红色食物,有助于心脏健康。

    3、肺色白、五行为金、属秋:宜食羊肉、杏、韭菜;白色应肺,想肌肤美白,可常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豆浆、牛奶、白肉等。在秋天吃梨、百合有润肺的功效。

    4、脾色黄、五行为土:黄色食品四季皆宜。像栗子、大豆、黄米、豆制品都属于这一类。可排除大肠癌的因子,降低胆固醇吸收,预防冠心病。黄色应脾,所以面色暗沉之人,可辅以黄色、味甘的食物,如胡萝卜、蛋黄等。

    5、肾色黑、五行为水、属冬:像黑木耳、紫菜、海带、黑芝麻是典型的黑色食品。黑色应肾,所以肤色较黑的人应少吃色素添加过多的食物。尤其是有伤口的时候应不吃,以免因黑色素沉积留下疤痕。

    了解了五行与五脏、五色的关系,赶紧做上一桌旺运、养生又可口的饕餮盛宴吧!

 

 

 -------------董易林预约QQ在线咨询:QQ457045419--------------- 

 -------------董易林命理QQ在线咨询:QQ457008444--------------- 

 


           结缘热线:400-002-1987 010-516678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