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热”热的究竟是什么?
文/董易林

本周热点:国际周易董易林老师亲自在线分析、每问必答栏目开始了。
【本周话题】取好名,交好运
活动时间:由董易林老师于2009年4月2日周四下午14点~16点,在“国际周易”论坛,在线回复各位网友的提问。活动每周一次,话题每周一个,具体日期会提前告诉大家,请各位网友届时关注
据媒体消息:浙江卫视3月29日(农历三月初三),在杭州举行了“中国相亲大会”,据称此次相亲大会被誉为史上最大规模的相亲大会。
主办方打出了“游戏娱乐”的相亲牌,为所有的相亲对象提供一个活泼、轻松的相亲氛围,相亲者可以全面展现个人才艺和魅力,从而打造出一种符合现代人习性的相亲形式。
沿着白堤两边悬挂的数万份相亲信息,让特地赶来的家长们忙得不亦乐乎,,网罗信息,悉心比较,争相为自己的子女、亲友物色对象。
其实相亲活动并不是浙江卫视的首创,全国各地几乎到处都在开展大规模的相亲活动。
去年就看过不少消息,说是金融危机下想结婚的人多了,带热了婚介业务,以前曾经被嘲笑为“老土”的相亲方式也堂而皇之地挂在了新新人类的口上。
这种心态很可以理解。
在这个时候,有个人陪自己一起共度危机,有个肩膀可以让自己依靠,有个怀抱可以互相取暖;这份诱惑,从来没有这样让人难以抗拒过。
家庭本就是人们心灵的栖息地,而国人对家庭的重视更是称得上世界之最。
更何况,总理都说了,信心比什么都珍贵。幸福婚姻给彼此信心,有了信心更安心,任凭金融海啸,我自气定神闲,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过不了的坎。
而且,家庭可谓是最佳组合的拚一族,于家于国皆有利。很明显,与其两人各自烧饭,还不如合作一起来得效益和丰富;两个人各自为家,重复投资,显然是资源浪费。
身心上,抱团取暖,温馨过冬,是一种双赢的结果。男女恩爱,和谐相处,嘘寒问暖,有利于健康长寿,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
所以,为了结婚,我们相亲。
相亲这种传统的联姻方式,在今天大受追捧自然是有它的道理的。
我一直认为,我们的老祖宗的聪明,绝对不是一般的聪明。《易经》一书,足可以涵盖方方面面,适应于的诸如八字合婚、婚嫁择日等,几乎就是古人婚姻之中最重要的一环。八字合婚延续了多少年,至今仍然没有其他方式可以比拟。
古人联姻考虑最多的因素首推门当户对,八字相合。相亲这种方式,不过就是时代背景演变下新的“门当户对”式的联姻方式。
爱情的伟大当然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但比起现在一见钟情式的爱情,相亲更适合中国式的婚姻。
我之所以这样说,只是认为,在婚姻生活的岁月长河里,门当户对确实可以避免掉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王贵与安娜》、《双面胶》这两部六六的作品,把门不当、户不对的人结婚后的情形描述的很清楚。即便是在《双面胶》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炽热的爱情,又怎么消除得了两个背景各异的家庭之间的矛盾呢?
与其让王子公主的纯洁爱情去经受日常婚姻生活的考验,倒不如让步入婚姻前的男女双方更多地是在种种现实条件不太悬殊的情况下结合。
中国式的婚姻不仅仅是男女双方的事情,而是涉及到了两个家庭乃至双方的社会关系。这,不是仅有爱情就足够的。
革命年代的老红军、老八路与女学生是不可能有多少共同语言的,但在一腔的革命热情下,照样成就了不少美满婚姻。正如《激情燃烧的岁月》等剧中描述的,也许一开始没有爱情,但在多年的生活相处中,感情慢慢滋生;有了孩子后,家庭就趋更稳定了;即便爱情淡了,也有亲情延续,让夫妻二人相依相伴,共度终身。
相亲热,其实不是相亲本身热,而是传统中国式婚姻的热;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热之中的一环。君不见世界范围内的汉学热,孔子学校刮起的中国风?
相亲,在父母家长的火眼金睛之下,在男女双方的交往沟通之后,当比门当户对更适应当今的婚姻;如果再经历八字合婚这一传统婚姻的必经之路,对婚姻的稳定,更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本博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 报纸、杂志、电视台董易林老师文章约稿QQ:645085642)
---------------董易林八字一对一QQ在线咨询:QQ457008444---------------
----------------董易林运程一对一QQ在线咨询:QQ508851718---------------
---------------董易林运程一对一QQ在线咨询:QQ7985497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