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b.sznews.com/html/2011-03/18/content_1484767.htm
![[转载]深圳晚报专访沈威风:我只是希望能成为一个见证者 [转载]深圳晚报专访沈威风:我只是希望能成为一个见证者](//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沈威风做客本报,她说—— |
我只是希望能成为一个见证者 |
■ 深圳晚报记者 邓燕婷
记者:写作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沈威风:我一直觉得自己不算是特别爱好写作的人。小时候写作文,经常会得各类的奖,但都是被家长逼着写的。上大学的时候混进了文学社,一直搞不清自己去凑文学社的热闹究竟是何居心。工作了以后,文学社爱好写作的兄弟们纷纷转行,最后竟然只有我去了报社,做起了写字的营生,并很神奇地一直坚持到现在。我觉得自己不爱写,可偏偏一直在写。隔三差五地和自己嚷嚷说,我要转行,不想再写了,可是转行的想法永远停留在念头,真的隔几个月什么也不写,就觉得生活缺了一块。所以,我想,写作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习惯,也是一种缘分,摆脱不掉的缘分。
记者:你是记者,又是活跃的商业推手,请问你对自己怎么定位?
沈威风:刚入行的时候,我就是财经记者,跑的是当年最时髦的IT互联网,当然,这个行业到现在也依然红火。我采访的第一个人是当时新浪网的CEO王志东。开始写书后,同这些互联网行业的老大们有了更多的机会进行深入交流,对企业的了解也比以前深刻。大概两年前开始,我给自己的定位是这样的:我希望能见证这个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人。记得德国一位思想家说,人总是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史无前例的时代,那是因为我们离过去太远,也看不清未来。我很认同这句话,不过我还是觉得,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史无前例的时代,我们有机会见到互联网的兴起,以及它给人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很高兴,我们周围有一些人在从事这项工作,而我,则希望能成为一个见证者,记录下他们的努力、成功和失败。
记者:在现代社会,你怎么看阅读、写作和生活三者的关系?
沈威风:前几天和凡客诚品的创始人陈年聊天,他是一个文人,也是卓越网的创始人之一。相比较卓越网,凡客诚品的成功速度更加惊人,2011年的目标就往100亿去了,而做图书电子商务的网站,发展速度却明显比卖衣服的慢。陈年当时很感慨地说,衣食住行,衣服是排在第一位的。虽然他自己是个爱读书的人,可是他却觉得,中国人都是不爱读书的。或许他是对的,在现在,或者在将来,读书都会成为一件小众的事情。不过我倒是觉得,如果你把读书当做是获取信息的渠道,那么是捧一本书在手上,还是窝在电脑前,其实这两种行为没太大区别,看电脑或许还效率更高一些。如果你把读书当做是休闲消遣的方式,那么读书和散步、运动、逛街、唱K也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暂时抽离出来,获得心灵上短暂的放松和发泄。
人物档案
——沈威风,女,财经和职场专栏作家,新锐商业时尚杂志《锦绣》执行主编。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及北京大学,后赴海外进修。曾任《中国房地产报》评论主笔,出版多部与商业有关的畅销书。主要作品有:《职场红楼》《职场金庸》《淘宝网,倒立者赢》《有钱好好花》《炒作:女明星那些事》。
活在北京的深圳人
|
一个朋友曾这样对我形容:看沈威风的书,如同翻阅一个朋友的博客,忙完一天,斜倚沙发,前面电视悠悠地放,旁边泡一杯英式奶茶,有一搭没一搭,读一读乐一乐,恍惚间,书里书外,油然生花。她说的是洪晃、沈宏菲还有唐骏和潘石屹等跨界腕儿联袂推荐的《有钱好好花》。
媒体给沈威风冠上不少定语:北大才女,北美海归,财经美女作家等,她都不在乎。她更热衷做个小女人,在日常生活中,一边享受一边带着些许冷眼,旁观红尘细碎中的点滴,大至房屋、汽车乃至各类奢侈品,小至个人美白、山寨手机、饮食、恋爱等,这些都饶有趣味,自得其乐被她手到拈来。仿佛是在哪家茶馆或咖啡厅与友朋漫不经心聊天后的记录。不经意间把一些冷静心得跟读者分享。这类心得有着一种看透世情的聪明,给沉醉其中或踩进消费陷阱者带来一抹清醒。
沈威风虽然长居北京,却是个深圳人。她说无论漂在北美或中国北方,南方始终是她最后的家园。她看书很杂,爱看乔布斯和阿加西,爱看与历史有关的书,不过近些年有些挑剔。“最恨的是把所有皇帝攒一起戏说的那类。”
(邓燕婷)
|
![[转载]深圳晚报专访沈威风:我只是希望能成为一个见证者 [转载]深圳晚报专访沈威风:我只是希望能成为一个见证者](//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