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存货出清

(2009-04-13 16:48:49)
标签:

房产

分类: 定风波
文/沈威风

  大洋两岸的新闻在一起看的时候,总会产生一些荒谬的感觉。温哥华的楼市据说也出现了“小阳春”,有四五个壮汉提前四天去霸位买楼,在图 片上这四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坐在椅子上笑逐颜开,还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叫“霸位四人组”。当然,他们也不是去买楼的,他们是去排队赚钱的,日薪100加元,在 经济危机的时刻,算得上是一份非常好的差事了。
  那边没有“小阳春”的说法,开发商们面对这种难得一见的排队盛况,也没有笑逐颜开,相反他们很 大方地公开说,之所以会出现有人排队买房的状况,是因为当地开发商体会到市场低迷,复苏遥遥无期,手里还握着没有售完的楼盘,多握一日,就需要多支付一日 的物业税、管理费和利息支出。他们万不得已,决定将楼盘“存货出清”,现金落袋才算心安,甚至还有可能转头去做其他更为有利可图的投资。
  怀有 同样想法的开发商不在少数,温哥华三家知名的开发商把没有售完的楼盘交给了同一家代理公司进行销售,毫不介意三家之前存在的竞争关系,急切之心跃然纸上。 而这位代理销售公司的负责人则说,这样的做法是理性的,他预料在“沽清”的风气之下,温哥华地区的楼盘存货可以在6个月内销售完毕。之后呢,他说,“届 时,温哥华楼市将过渡到全新局面。”也就是说,小阳春之后,即便还没见到气象一新的艳阳天,也无债一身轻了。
  国内的新闻也和排队有关。据说北 京一些开发商为了制造房子热销抢手的假象,雇人组织人员到售楼中心区“签约”,一天管吃管喝还给50元的工资。这个数额比起温哥华100加元的日薪来说是 有些相形见绌,但是从事这项“职业”的人还是非常踊跃,因为这份工作实在是轻松,不过是去售楼处作看房状,或者在房展会上转悠,一手签单一手领钱,在经济 危机的时刻,这份工当然也算得上是优差了。
  只不过,一方面出钱雇佣人去当托制造小阳春,一方面又在小阳春的幌子下偷偷干起了提价的勾当,在某 种程度上,看起来相当的精神分裂。不过,《哈佛商业评论》给这种做法做了经济学上的合理解释,这篇名为《让客户非买不可》的文章说,在经济不景气的前提 下,为什么就算客户大笔地砍预算,产品还是能卖出去?那是因为商家采取了“煽动式销售法”,他们不附和客户对未来的看法,而是找出客户尚未认清的隐忧,提 出具有创建的煽动性观点。换句话说,就是商家不能当客户的听众,不能追随客户的脚步,不能因为客户认为在经济危机爆发的大环境下,房地产市场没有任何可能 一枝独秀,就听客户的话采取降价的策略。相反的,商家要让客户当听众,用雇人签单或者假按揭这样的手段,制造市场回暖的现象——中国的消费者被过去几年房 价不顾一切的上涨势头吓破了胆,万一现在真的是触底反弹的那个转折点,万一在接下来的日子只能又眼睁睁地看着房价高放卫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重新落地,于 是就充当了一回被洗脑的听众,乖乖地买票上车。
  据说,在这一波的行情里,解套离场的,是炒房的投资客。《华夏时报》报道说,仅在3月份,投资客就成功套现了近百亿元。在百亿元中可以套取到手的至少在15亿元以上。
   事实上,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迷茫之后,全球的领导者和经济学家们对于这场经济危机的期限,大概达成了共识。全球经济可能需要四年,而情况较好的中国,大概 也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迎来整体经济的小阳春。至于目前,虽然不能说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但是刚刚举行的G20峰会上各国领导人的表现,大概可以给我们 一个准确的答案——毫无疑问现在还是冰冻三尺的寒冬,至于某些人所鼓吹的小阳春,成因甚为可疑,能持续多久也要打一个问号。而没有疑问的是,没有一个单独 的产业,能够脱离整体经济形势,表现出截然相反的走向。所以,不论大洋的哪一岸,开发商们的当务之急,都是要将存货出清。区别只在于存量的大小和手段不同 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